水鏡先生見司馬懿談吐不凡,儀表堂堂,猜測其應是沒落的官宦子弟,便張口再次問道:
“你從何而來,家中可有為官之人?”
司馬懿老實地如數回道:
“我從河內而來,祖父曾是穎川太守司馬俊,家父司馬防做過洛陽令,家中有兄弟八人,吾為次子。”
兩人又相談了一會兒,水鏡先生越發對司馬懿的才學驚歎不已,對方對時事的見解,往往一針見血,談吐之中頗有見的。
司馬懿更是久聞水鏡先生的大名,雖然始終未曾一見,外面盛傳其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更有知人之明。
最主要的是他所舉薦的人,均為各諸侯身前紅人,地位顯貴,他不由地動起了心思,想結交好面前的水鏡先生,為其向楚王推薦。
心中更是想讓對方評價一下楚王的為人,誰知話一出口,水鏡先生連忙說:“這個人好,很好!”便閉嘴不言。
司馬懿見其推塞不說,心中略有失意,認為對方身在楚國,實在不宜評判好壞。
便又相繼說出了幾個當世有名之人,結果對方依然如此,只是口中稱好,卻絲毫不予以評價。
他見到對方對人物不做任何說法,又換了一種思路,轉而問起楚國的一些體制和政策方面的事情。
“先生,對楚王所設立的科舉制有如看法?”
“挺好!”
“先生,如何看待楚國民族大融合的問題?”
“也很好!”
“先生可否具體說些,如何個好法?”
司馬懿有些不甘心地繼續問道。
誰知水鏡先生又回答道:
“你剛才的說的話,也很好!”
這讓他頓時瞠目結舌起來,也沒了繼續談話的興致,水鏡先生見狀,笑著說道:
“如果不嫌陋室太簡樸,汝可自行留下來休養幾日,也陪我老朽說說話。”
他說完之後,就讓對方躺下繼續休養,自己則去後院,擺弄起那畝許大小的菜地。
就這樣,司馬懿暫時留了下來,沒事的時候幫助水鏡先生整理一下竹簡,收拾一下室內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