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曰:飽暖思那啥。
既然聖人都同意、表示理解了,看來這事兒就做得。
於是,各煙花柳巷、青樓妓寮就多了起來。
競爭一激烈,有人自然會開動腦筋,就場風月所搬到了船上來。
低檔一點的,叫船伎。
高階一些的,叫船姬。
這江瀘縣的長江上,就有一名名氣很大的船姬。
船姬名喚“媚娘”。
她原本是官宦小姐,尊貴無比。
媚娘父親官至翰林,對獨女媚娘又百般寵愛。
自小,媚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門門擅長。
人又長的誘人如三春之桃,脫塵若深山幽蘭。
尤其是她雙目似一汪清泉,清澈凌冽、純真無邪,讓人在媚娘面前,不敢心生褻瀆猥瑣之思。
後來。
媚娘父親因為一首詩,惹惱了後宮權宦,媚娘父親被髮配瓊州,自己也被髮賣進了教坊司。
媚娘雖家道中落,輾轉落入江瀘縣一伎館。
但媚娘潔身自好,只與客人彈琴賦詩、合曲談譜。
玉臂夜夜自己枕,朱唇日日並不讓一人嘗。
老鴇知道媚娘外柔內剛,若是逼迫於她,媚娘縱不是上吊,也是會投江。
自己,定然會落得個雞飛蛋打。
因此,老鴇也不逼迫媚娘做違心之事,倒是待媚娘甚為體貼關愛。
好在江瀘縣裡,還有不少真才子也好、趨風附雅裝高雅也罷的人,時時來媚娘船上,飲酒聽曲。
精神層面的消費,自然比軀殼上的作樂昂貴。
媚娘因此收入還不錯,很是攢下了一筆贖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