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一個花白鬍須的老頭急忙叫兩個年青的女子追出去,把他拉回來。
“不要辜負了陳道長啊!”
看看村長,趙小年抱拳,請他過來詢問一些情況。
見到趙小年是大建的將軍,而且彬彬有禮,村長就拄著柺杖過來,尋摸了一塊大石頭,請著他坐下,講述了這兩天的事情。
那本來是平靜的小山村,村外二十里地就是他們現在的所在,叫做南山觀,是幾位道長隱修的地方。
因為道長們有時候也會下山到他們村裡換一些生活用品什麼的,所以與他們認識。就在昨天,山上的陳道長忽然急匆匆跑來村裡告訴大夥,遼兵來了,讓大夥去南山觀躲避。
於是村裡人就聽道長的話,把值錢的東西全部帶走,還有雞鴨豬羊也通通趕了出來。當時正值白天,有些村民已經外出了,也沒有找回來,於是陳道長幫忙,去找他們。
後來斷斷續續來了一些村民,但是最後還是有好幾個村民失去了聯絡,而且,就在白天,陳道長也回來了,渾身是血,受了重傷,沒有堅持住……
駕鶴仙遊了……
說到這裡,老村長擦著眼淚,不由嘆息,若不是陳道長,他們這一村人,現在恐怕已經遭了遼人的毒手!
今天已經是第二天了,大夥白天的時候聽見遠處有擂鼓的聲音, 知道可能是打仗呢,所以就更加害怕了。
剛才那男人叫夏老蔫,因為老婆在外面沒有回來,所以,他很擔心,想要回去找,可是沒想到,趙小年這麼一說……
哎!
感慨的嘆了口氣,沒想到因為自己出現在這裡,竟然給這個村子的人帶來了不幸。
……
在村長這裡得知,繞過這邊的西山,也可以有一條小道過西山,然後就是西路的官道,直通函谷關和太原。
如此一下,趙小年心中有了一個計劃。
如今有一點兵敗如山倒的感覺,但終歸最大的問題還在楊金海身上。
若是他叛變了,那自己現在更不能退過黃河去,否則在立秋前遼國就能殺過黃河一馬平川的打到長江去,屆時,西北,東北都會崩潰,危險一觸即發。
所以,現在哪怕是硬頂,也必須要在山西把口子堵上,決不能讓遼國打過黃河。
朝野的變局危險也只有真正到了一線才會明白到了什麼程度,在京裡估計的情況還是有些樂觀了。
作為兒子,確實不合適去指責父皇這種關於縱橫之術的治政理念,對於平衡,再平衡的權謀之術有時候未必是錯的,只是契機也是一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