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一看,頓時有了興趣。
這是一個精巧的銅爐掛火穩鍾。
趙小年還沒有見過這樣東西,不知道這玩意是幹什麼的!就是張龍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一個圓筒型模樣的器皿,下方還有一個可供放置蠟燭之類的點火的口子。
看看這個,真是有些不懂,不過無所謂,他也不糾結於這個。
不過,在場的老大人們可就對這東西十分熟悉了。
這個東西叫做起耳溫爐,其作用,就類似一個便攜的小鍋一樣。
或者,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個保溫飯盒!
當需要為食物保溫的時候,放蠟燭或者油燈置於底座,讓其燃燒,類似與其下的鍋底,這樣就可以起到加熱的目的了。
這個銅鍋上方一共有三層,而且是一個圓形口,可以給底層新增熱水以保證三層鍋的溫度,這樣就能起到保溫的作用。
這東西對於像趙小年這樣的大款,天天泡館子的主,那是根本都不懂的。可是對於朝裡這些官員,老大人們,對於這東西,可是有感情的!
要知道,為皇上辦差,大部分的官員機構都是在西華門進去的皇城裡面,而且,平日裡工作繁雜,一旦忙起來就不知道時候,而皇城裡規定又很嚴格,一到日落,出入就受到嚴格管控,故而,經常會出現工作晚了,出門遲了,加上皇城裡也頗大,走路慢了,有可能就被關在皇城裡出不去了。
這時候,也就只能回到自己的衙門裡捱到明天再行處置。
每逢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吃飯就是問題!
所以,平時,大人們都會帶一份食物進入衙門,或者是在中午的時候多打一份飯菜留著,如此一來,碰到晚上出不去了,也不至於捱餓。
所以,這東西對於老大人們來說,那是有感情的。
當然,這種高階的保溫飯盒也是很有講究的!
大人們可不吃別人吃過的哈喇子,所以,這種飯盒都是定做,或者是嶄新的。
他們看看,這個飯盒也確實是嶄新的,否則,下放放置添火口的地方肯定會有痕跡。
略微看了一眼,大人們就很滿意。
對此,鄭先生也沒有過多解釋。
其實,也真沒有什麼解釋的。
這樣的起耳溫爐製作起來十分繁瑣,故而產量極低,一般有了,立刻就被人買了,算是供不應求。但是……
這東西說它值錢吧,倒也不值錢,無非就是用的銅比較多,再就是因為它必須是嶄新的,大人們是不會吃別人用過的飯盒的!
所以,它完全符合這一點,算的上這一次拍賣裡面的小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