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斯塔克有些意外。
看安迪的意思,這個飛船是準備一直停留在宇宙當中。
把這個飛船當做製造空間站的工廠,否則安迪也不會去設計這兩個採礦無人機的機艙。
對於安迪的設計,斯塔克非常滿意。
如果單憑他們三個的資本去製造空間站,只是每次的飛船起落,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更何況要想把大量的物資運送到宇宙當中,他們所消耗的資源也將會達到一個恐怖的程度。
而讓採礦無人機在宇宙中進行礦物的收集,雖然空間站的製造週期將會延長。
但他們不再消耗地球的資源,讓他們的產業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的工作上面。
看著圖紙上的兩個機艙,斯塔克表現得十分感興趣。
他想知道安迪設計的採礦無人機是個什麼樣子,要知道小行星帶雖然存在著很多的礦物。
但是那並不代表每一塊小行星碎片中,都有著礦物的存在。
很多的小行星,都只是最普通的石頭而已。
況且小行星帶是在火星與木星之間,要想飛到那裡。
以地球現在的航天技術,最快也需要近兩年的時間。
而這卻只是一次飛行,如果再算上返回的時間,那麼就需要接近四年的時間才能開工一次。
他們要想快速進行空間站的製造,就必須提高效率。
至少得讓無人機的採礦速度,提升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既然你設計了採礦無人機的機艙,那一定想到了如何解決小行星到地球的距離問題,對嗎?”
面對斯塔克的提問,安迪理所當然的點點頭。
實驗室中的這一地廢棄圖紙,就已經幫他證明了一切。
為了挺高空間站的建設速度,安迪對兩臺無人機的引擎做了無數次的改動。
在無人機中加裝了G系中的跳躍引擎,可以讓無人機快速的在空間站和小行星帶之間進行往返。
“這些是關於採礦無人機的設計總圖,你看了就會明白的。”
從櫃子中拿出一大卷厚厚的設計圖,這是安迪對無人機的大致設計。
雖然表達出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是也足以向斯塔克解釋清楚。
這兩臺採礦無人機,究竟是如何幫助他們進行空間站的製造。
看著安迪拿出的設計圖紙,斯塔克眉頭一挑。
設計圖中的採礦無人機結構的十分精妙,各種裝置都是為了採礦而裝備的。
那些採礦裝備的技術十分強大,單說在無人機上裝備的鐳射采礦器。
就已經可以當成一種武器來進行使用,而其他的如牽引光束和掃描分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