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趙喆這番解釋,其餘人全都面露驚異。
難以置信!
根本無法想象!
地宮,其實就是古代,專門修建的地下房屋式建築。
通常情況下,由石雕刻、石結構相互結合而成。
古往今來,地宮的用途,無外乎兩種。
最廣為人知的一種,便是用來安放屍身棺槨。
因此,地宮在陵寢建築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當然,地宮也絕非尋常人物,能夠享受的待遇。
由於工程浩大,無論人力、財力還是時間方面,都是極大的消耗。
因此,往往只有帝王,或是貴族,才有可能葬於地宮。
秦皇、乾隆、慈禧都葬於規模宏大的地宮之中。
然而,另外一種地宮,則是用來存放佛門聖物。
這種勇於貯藏的地宮,往往被修建在古寺廟的佛塔底。
作為佛塔的配套設施,存放得道高僧的舍利和法器。
通俗來講,後一種,更像是一個專門儲存佛教至寶的地窖。
早在1987年,重建法門寺塔時,九層發現其下的龐大地宮。
規模製式,非比尋常。
由磚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後室等組成,全都使用石砌工藝。
光是石門,便有四道。
法門寺地宮之內,更是收穫珍寶無數。
當年,唐代皇帝曾先後八次,前來法門寺迎奉舍利。
每次迎奉結束之後,皇帝便會回贈大量的奇珍異寶。
法門寺僧人,也是一如既往。
將這些珍寶,連同舍利一起,藏於地宮之內。
後來,法門寺地宮被發現之時,可謂是轟動世界。
八重寶函內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更是世間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