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叫什麼話?”
老張覺得這小子完全是在汙衊。
周不器很為難的說:“之前不是說過嘛,就做個實驗。遊戲改編動畫片,能不能行還不一定呢。既然要改為動畫片了,本身就是一件作品,就有市場屬性,就得賺錢。而不是單單的只有宣傳屬性。只有賺錢的電影電視劇,才能達到最好的營銷效果。”
“可現在的情況比較複雜啊……”張朝洋咳了咳嗓子,知道想拿下這小子不容易,“對了,去年在好萊塢的時候,我聽你說過你對流媒體產業的未來構想。”
“什麼意思?”
“你說影片流媒體會逐步的取代電視臺,電視臺有幾百家,可流媒體平臺的數量太少了。你現在控制著奈飛和Peacock,要合理的進行內容的分配。要讓流媒體平臺的訂閱價格和內容庫相匹配。”
“嗯。”
周不器點了點頭。
流媒體平臺要有競爭力,那價格不能太高,為了有使用者粘性,即便漲價,也要慢慢的漲。可現在的問題是,他佈局流媒體的時間太久,手裡收攏了數量驚人的影視版權。
這麼大的影視版權庫,只供應奈飛和Peacock,著實有點浪費了。
影視內容多,訂閱價格低,不夠划算。
所以周不器的計劃,是暫時把龐大的內容庫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環球影業為主,供應Peacock;第二部分,米高梅為主,供應奈飛;第三部分,以採購來的影視版權為主,這部分內容現在也供應Peacock,等Peacock發展起來之後,完全可以剝離出來再供應一家流媒體平臺,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
甚至等未來奈飛自制劇的數量足夠多了,自有片庫足夠大了,米高梅也就不需要供給奈飛了。
到時候把米高梅的片庫從奈飛拆出來,還可以再做第四家流媒體平臺。
總之就是一點。
平臺的訂閱價格有限,那就多搞幾個平臺。美國家庭每月在電視訂閱上面的花銷,高達125美元,會訂閱十幾個有線電視臺,要是都轉為流媒體,至少能同時訂閱10家流媒體平臺!
周不器道:“這都是計劃,還得看以後流媒體行業的發展。如果市場允許訂閱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從10美元漲到20美元、30美元,使用者也能接受,那就不用再做新的流媒體平臺了,靠著漲價就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張朝洋微微一笑,似乎拿捏住了他,“如果要做奈飛、Peacock之外的第三家流媒體平臺,就得依靠著紫微星國際了吧?”
周不器坦言道:“蘋果、亞馬遜都在做,谷歌、Facebook也有意推進。條件合適的話,紫微星國際也應該有一家屬於自己的長影片流媒體平臺。網際網路公司才最適合做流媒體,比好萊塢公司有更強大的運營能力。”
“不對吧?”
“嗯?”
“紫微星國際有一家流媒體平臺!”
“有?”
“主做遊戲的影片流媒體平臺Twitch啊!”
“呃……”
周不器眼睛微微眯起,瞬間就明白了老張的意思。
可以啊!
是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