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3176章 關稅調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76章 關稅調節 (2 / 2)

周不器恍然大悟。    這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就像周紹寧說的,印度和國內的情況一點都不一樣。

國內的製造業足夠強大,而且對很多事情處置的時候會比較靈活,以結果論英雄。有了關稅保護和一定的產業扶持之後,就會有許許多多本土公司冒出來,而本土的產品會很有競爭力。

就比如智慧手機電池。

一開始也需要去韓日歐美那邊去採購。

可是有了關稅調節,採購的成本就太高了。為了降低成本,國產電池就會在市場的刺激下發展起來,而且實力足夠強大、技術足夠好,國產的電池廠商已經基本上把歐美的電池廠商都給血洗了。不僅國產手機都在使用國產電池,連蘋果、三星、LG、黑莓等外國品牌,也都在採購物美價廉的國產電池。

可以說在智慧手機行業,除了處理器晶片、感測器晶片等幾個關鍵的零配件,仍然需要從國外採購之外,絕大部分的產業鏈都可以在國內自給自足。

印度就不行了。

說是96%的自給自足率,卻很容易被資料給欺騙。

印度也能生產出本土的電池、螢幕、儲存器、揚聲器、麥克風……可是,這些破爛玩意,放在功能機上賣給一些最底層的人還行,放在智慧機上……這樣的手機有誰去買?

這就意味著,即便是印度本土製造的手機,也必須要大量的從國外採購零配件,而這部分核心零配件的成本,會佔據一部手機物料成本的95%左右。

而進口零配件和進口手機的關稅都是一樣的,都是20%。

這也就意味著,進口國外的手機,關稅是20%;本土製造的手機,承擔的是95%x20%=19%的關稅。

基本沒什麼差別!

就算印度還推出了產業補貼政策,每臺手機會補貼5%的成本……這也差沒多少。

不足以彌補印度產業鏈和製造能力上的巨大落後。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去國外組裝、製造,而非要在印度本土?本土的設施落後、工人技術落後、交通不便、生產率低下,一大堆的毛病。如果是在國外組裝、製造……那不如就直接去中國採購整機了,貼牌之後進口到本土,就會更划算、更簡單、管理成本更低。

周不器好笑道:“這就是官僚主義啊,一群不懂產業的人制定出來的荒誕政策。怪不得印度比國內更早加入WTO,卻沒有像國內那樣享受到WTO的紅利,成為全球製造業的中心呢。”

周紹寧點了點頭,“主要還是人,國內遇到了一些技術瓶頸,不管是怎麼壓榨員工、逼迫團隊,不管是抄襲還是盜竊,甚至直接動手去搶,總歸要把瓶頸突破,要把產品給做出來。印度就不太行了,缺乏這樣的狠勁和靈活性。”

周不器道:“是啊,歐美國家對我國製造業的很多批評,壓榨員工、勞工權益保護足夠,不尊重智慧財產權、總在竊取技術機密。如果反過來想一下就明白了,這其實是一種表揚,是國內製造業快速崛起橫掃全球的核武器。不批評印度,那是印度太差,不構成隱患,不值得批評。”

周紹寧點頭道:“所以印度的關稅保護並不會構成威脅,只會進一步的摧毀印度的本土手機制造業。我估計35年之後,印度市場就會徹底的淪為國產機的天下。小米、步步高、聯想、華為榮耀、TCL也都在進入印度市場,去傾銷那些超低價的低端機。”

周不器眯著眼睛說:“所以愛斯達現在遇到的困境,不是來源於印度政府。”

周紹寧沉聲道:“我覺得跟高通有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