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了石婧琳,接下來一行人去希音那邊。
談判要比周不器想的複雜一些。
周大老闆擺出來了這麼大的陣勢,把阿里和京東的兩大話事人都給叫上了,而石婧琳曾經又是校內團購的總裁……可以說是匯聚了國內電視領域最主要的三大巨頭。
希音這邊竟不感冒。
許老闆不想放棄公司。
石婧琳就跟他們解釋,不是放棄,而是合作。合併後的新公司,許老闆將會擔任CEO,將會主管業務。石婧琳則會抽出更多的時間放在政策、資本運作和戰略分析等領域。
好在後來周不器和馬老闆齊上陣,一通恩威並施,權力和資本一起上。
石婧琳甚至還放棄了冠名權。
表示新公司可以就叫希音!
名字不重要,資源整合、業務合併,變成一家更強大更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才重要!
這才終於讓對方有了合併的意思。
在這種新興充滿風險又競爭激烈的行業裡,合併是大勢所趨。
資本的錢也是有限的。
不可能無限的燒。
透過不斷的整合和抱團取暖,不僅可以讓公司變得越來越強大,也給很多早期的投資人提供了退出的機會。
後續的事情,周不器就管不到了。
今年被認為是移動網際網路在國內資本爆發的一年。
一樁樁大手筆的資本活動,可以說是震撼了全國人民的心,讓大眾真正感受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到來的魔力。小米開啟了D輪融資,融資規模達到了10億美元,樂視投資易到用車7億美元、百度投資優步6億美元……
收購希音的交易,總規模至少會超過15億美元!
很可能會是本年度國內最大的一筆交易案。
從羊城離開,馬老闆還要回網際網路大會去,那是他的主場,得盡好地主之誼。
其他幾人就不必了,直接轉道回首都了。
回到了公司,見到了賀陽。
賀陽笑著說:“在烏鎮,看到百度的李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