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吧!”周不器被老張給的這個資料嚇了一跳,“Peacock現在的付費會員才2200萬,還沒超過Hulu呢。不過迪士尼現在可著急上了,聽說想要斥巨資收購Hulu呢。”
“哦。”張朝洋輕描淡寫,“流媒體是網際網路業務,迪士尼怎麼折騰都不可能是你的對手。”
“這倒也是。”周不器有這個自信,見他愁眉不展,就有些好笑,“所以我說你的決策選擇錯了嘛,早就跟你說了,搜狐影片想做起來太難。你看網易就很聰明,他們不做直播、不做影片流媒體,他們做的是音樂流媒體。網易雲音樂,我看就挺受歡迎,這是在微點音樂和QQ音樂的夾縫裡找到了點生存空間。”
張朝洋點了點頭,“嗯,音樂的切入點很好,至少不需要考慮三網融合的限制,可以極大的削減運營成本。”
音樂的資料量小,遠比不上影視和直播的影片資料,所以消耗的頻寬也少。
還有,就是聽音樂不需要有即時性。
可以多緩衝一會兒。
這樣一來,就不需要架設三組伺服器了。
如果平臺方使用的是電信的寬頻,聽眾的寬頻不管是聯通還是移動,都不影響接收音樂的那點少量資料,都不影響聽歌體驗。
這就極大的減少了音樂流媒體的運營成本。
通常情況下,同樣的使用者時長,音樂流媒體的運營成本只有影片流媒體的3%5%。
不過,國外的像Spotify這種音樂流媒體之所以多少年都處於虧損狀態,不是運營成本太高,而是版權支出太大。Spotify的每月的訂閱費是9.99美元,一多半都支付版權,然後給音樂家們分紅了。
周不器道:“音樂流媒體容易搞,運營成本低是一方面,更大的優勢是版權啊。老歌的受歡迎程度,要遠遠高於老片。微點音樂裡就有資料,老歌要遠比新歌更受歡迎。你做搜狐影片,要不斷的花大價錢買新片的版權,網易雲音樂就不用了。就算買新歌,價格也不高,這個市場主要是以老歌為主。”
張朝洋“嗯”了一聲,“我也瞭解了一些,國內的音樂版權基本上都買斷了,老歌市場已經固定了,這就更容易推動形成壟斷市場。”
周不器笑道:“對,差不多,微點音樂的地位牢不可破,就是因為前幾年買了很多歌曲的版權。一次性買斷,微點音樂以後所有的收益,都不用跟音樂人分成,這生意做起來就舒服多了。你看著吧,未來十幾年裡,影片流媒體在國內得始終在生存線上掙扎,音樂流媒體才能賺大錢,一年幾十億的利潤都不在話下。”
張朝洋眼睛一亮,“靠!你怎麼不早說?”
周不器失笑道:“早說啥?”
張朝洋沉吟著說:“聽你這麼分析,音樂流媒體還真是大有可為啊。音樂流媒體不用像影視那樣不斷的花高價採購新片,而在老歌的市場也近乎壟斷了……就算很多作品在音樂公司手裡,可只要不給音樂人分成,從音樂公司裡租版權價格也會很低。”
周不器道:“的確是這樣,最好是買斷。如果不能買斷只能租,租價也在承受範圍之內,不像國外那樣天價。”
國內的歌曲,幾乎都是買斷制。
都是唱片公司買斷了歌曲的版權,買斷之後,這些歌就跟歌曲的作曲、作詞和歌手都無關了,以後再有任何收益都不用跟他們分成了。這樣一來,唱片公司的利潤就有保證。
唱片公司的利益有保證了,他們把流媒體版權租給微點音樂、網易雲音樂或者QQ音樂的時候,價格就可以低一些,流媒體平臺就可以活的很滋潤。
國外就不行了。
音樂家是歌曲版權的主導方,每播放一次歌曲,這首歌的作曲、作詞、製作人、歌手都會從中分成。甚至哪怕唱片公司把這首歌買斷了,也還是得分成。
這是國內外的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