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馬上要去美國了。
一半是工作,一半是蜜月。
月末才會回來。
這段時間,國內這邊就不會再啟動什麼大專案了,主要就是以金幣錢包系統和Helo為重中之重。
相比之下,雲端計算的業務量比這些大多了,卻也是周不器最有信心的。
根據王建博士的說法,要想把雲端計算平臺真正地搭建起來,至少要籌建4050個專案組,其中特別巨大的類似“飛天”分散式資料庫那種專案,就要有五六個之多。
短期來看,難度最大的當屬作業系統。
比如微軟最近推出的新系統vista,內部版本超過上千個,每個版本都有所測試。總程式碼超過5000萬行,算上修正掉的程式碼估計超過一億行。
這只是作業系統的基礎程式碼,除此之外,還要有配套軟體,總規模要有1億行程式碼;如果再加上一個完整的軟體生態,那麼總規模應該不少於十億行。
微軟開發出的vista系統,研發經費超過了200億美元。為其做出貢獻的正式工、合約工、臨時工有數萬人之多,工程量堪比胡夫金字塔。
由此可見,就國內的科技環境來說,研發出一套類似WindowsXP或者WindowsVista的系統,是不可能的。
首先就是缺乏大量的頂級的作業系統專家。
即便不缺人才了,技術夠了,也沒錢。
對比之下最明顯,金山的WPS算是國內比較大的軟體,程式碼行數超過150萬行。金山要重寫這個級別的辦公軟體,整整耗時3年時間。
所以,紫微星的雲端計算作業系統,根本不可能從零開始。
只能是拿著市面上的幾款開源系統,以及前段時間去美求購回來了一套嵌入式系統加以魔改。半抄半改半最佳化,打造出一套我國“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
周不器去了雲端計算業務那邊,然後就聽到了不少人在私下抱怨,說是王建博士脾氣太大了,總愛拍桌子發火。
主要也是這個工作量太大,任務太艱鉅了。
為此,周不器也沒什麼辦法,他早就聽說了,王建博士的管理風格有些粗暴,性格比較偏執,愛罵人。
這也不奇怪,世界級的天才往往都是這樣,喬布斯、蓋茨、埃裡森、扎克伯格、馬斯克,其實都差不多,都或多或少的有一點阿茲海默。
周不器只能是找周峰談話,曉之以理許之以大義,讓他做好潤滑劑的作用。雲端計算是一個超級大工程,對國內網際網路的重要性來說,就像當年造原子彈,只能靠自己,必須要萬眾一心地克服困難。
“唉!”
從雲端計算業務這邊離開,周不器長長的鬆了口氣。哪怕沒有親自參與進去,他也能感受到這裡工作氛圍的緊張和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