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請周大老闆一定要參加!
周不器沒法拒絕,就只能說自己不會出面組織,但可以參加。他已經離開了紐約,要回矽谷去開董事會呢。
這次的董事會,主要就是兩個議題。
第一個議題,就是董事人選的變更。
第二個議題,就是新的期權獎勵計劃。
現在紫微星國際是上市公司了,不能像以前那樣幾個人私下商量,就把這樣的大事給定下來。尤其是期權獎勵的方案,這玩意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對小股東不太友好。
期權激勵,就是拿出股票來獎勵公司的員工。
這部分股票怎麼來?
需要增發。
增發了股票,然後把這部分股票再發給公司的管理層和員工們。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薪酬結構就
是股票,所有員工都可以拿到股票,甚至保潔阿姨想要股票,也可以自主的調整薪資結構,用股票來代替工資發放。
發工資要有配套的五險一金和所得稅。
發股票不需要。
這對公司來說也可以節省一大筆的成本。
可一旦增發了股票,就會導致股東手裡的股票都會被稀釋。這稀釋的比例可不低。
就比如這次紫微星國際的期權激勵方案,如果在五年內公司的市值達到了1萬億美元,並且在半年穩定站上了1萬億美元的臺階,高管和員工們就可以拿到總價值400億美元的股票獎勵!
不過,這價值400億美元的股票,是按照未來市值1萬億美元的時候來計算。
就意味著會稀釋4%。
這要是放在傳統公司身上,對股東們來說那得肉疼死了,就像巴菲特、卡爾·伊坎他們似的,這簡直就是管理層聯合著員工,在割股東們的肉。
科技公司就不一樣了。
這是常態。
誰要是不這麼幹,誰就死!
這的確是割肉,可是割肉總比死了強。
國企做不好科技企業,做不好科技創新和技術升級,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這一點。國企的股票都是國有資產,很少有人敢把國企的股票割給企業裡的高管、技術人員和每一位普通員工。
而割肉是科技企業的必經之路。
因為科技產業的變化太快,技術更迭,日新月異。
競爭太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