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可以先預約嘛。」
「預約?什麼意思?」
溫知夏沒太明白他的意思。
周不器道:「收購Lynda應該不會太難,這是個小專案,而且現在的網際網路形勢和當初可不一樣了,現在已經在發展移動端業務了。你的報告上不是也寫了嘛,這公司十幾年都是自力更生、從來沒進行過融資。可是去年的年初,卻融了一筆1億美元的資金。」
「嗯,釋放了25%的股權,融資了1億美元。市場估值4億美元了。如果想要全盤收購,我估計可能需要7億8億美元。費用可不低呢。」
溫知夏可不認為這是個小專案。
周不器道:「運營一款網站很容易,可想要在多平臺的移動端運營好App,這可不容易。就算是融了1億美元,也很難做出什麼成績,這必須要有更專業的團隊才行。把這個道理給他們講清楚,他們會同意的。在現
階段多平臺運作的網際網路潮流下,草臺班子的模式就很難奏效了,光是技術團隊就得組好幾個。」
溫知夏才不會以下屬的身份跟他對話呢,很直接的質問:「這跟你說的預約有什麼關係?」
周不器笑道:「這不就來了嘛。通常來說,一家公司IPO之後的幾天裡,熱度很高,股價會衝的很高,很多投資者都是衝動投資。可是過了十天半個月,熱度過了,投資就進入了冷靜期,很多投資者就會退出。這個時候,就會導致股價的回跌,甚至是大跌。這是一個股價很不穩定的階段。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釋放出好訊息,說我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對Lynda的收購,就可以給投資者帶去延續性的投資熱情。就可以防止公司的股價出現大跳水的現象,也不至於讓我在資方面前去丟人現眼。」
溫知夏這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先去跟Lynda接觸,先把交易給談下來。然後等IPO了之後,再確定交易、完成交易,對外釋放利好訊息,來保持公司股價的強勢。」
「對,怎麼樣?你要不要試試,帶隊去跟他們談判?」
說是公私分明,可週大老闆難免的要為自家的女人有資源上的傾斜,這是對她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她信心的鼓勵。
溫知夏還真有點不太自信,「我搞砸了怎麼辦?」
周不器道:「你先試試,要是感覺不行的話,再安排別人去唄。別看這公司價值挺大、估值挺高,其實都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就是一小公司。」
從Lynda十幾年都沒融資的行為就能看出來,這根本就不是一家網際網路思維的公司。
或者說創始人和管理團隊根本就不懂網際網路。
這其實是兩個老師創辦的公司。
一路就這麼靠著付費訂閱費,勉強的維持著存活下來,做了十幾年了,才積累了月均40多萬的付費使用者……好在美國這邊的使用者消費能力都很強,每個月的會員費是25美元,這價格可真夠黑了。
由此可見美國的教育資源是多麼的昂貴,普通人普通家庭,還真是承受不起。
周不器這邊說服了溫知夏。
接下來就去見甄妤師姐了。
近期她在紐約坐鎮,主持著冥王星資本和海王星資本的一系列財務稽核、報稅和股票出售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