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育的網站,無非就是兩種模式。
一種是直播的形態,學生和老師都線上上,以EverZoom這種多人線上影片產品為工具,進行線上的上課、學習。
一種就是學生自學的形態了。
就是老師把相關的授課內容錄製好,然後發到網際網路上。學生什麼時候有時間了,隨時都可以去線上觀看、學習。
其實還有一種線上轉線下的O2O模式。
就是溫知夏此前說的,在網際網路上把相關的家庭教師資料、課程價格、覆蓋區域給標註好,家長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線上下單。然後,家庭教師就會根據相關訂單,主動的上門了。
線上教育其實早就在美國出現了。
90年代就有了。
不過,當時的寬頻不夠、網際網路產品也不足,大部分的網際網路創意都放在了O2O的方向,就是線上提供資訊,然後線下交易。
亞馬遜就是這麼起來了,讀者在亞馬遜的平臺上下單,然後快遞員送書上門,線下交易。
現在已經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了,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工具都已經開發出來。
這就大大的豐富了商業創新的可能性。
紫微星國際如果要進入線上教育的領域,那肯定得有一些大公司的做派,不能小家子氣的只做某一個方面。要做,那就一定要做到全美第一乃至全球第一。
這就要求紫微星國際的線上教育平臺,這三個方面都會有所涉及。
陸器很認可線上教育的這個方向。
明年夏天,紫微星國際就要上市了。
以現在的形勢來看,紫微星國際的IPO規模,可能會比紫微星還大!
融資規模不會低於200億美元!
忽然有了這麼大一筆錢,怎麼花?
總不可能放在銀行裡吃利息。
一定得是尋找更多的賽道,進行更多的戰略性佈局才行。
尋找哪個新賽道呢?
線上教育就是一個挺好的方向。
至少可以嘗試一下。
陸器道:「我覺得這個思路挺好,線上教育的市場不會太小,教育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產業。如果把線上教育給做好了,讓美國的青少年們都能透過我們的教育平臺學習到知識,這就會形成一個長期的關聯效應。就像校內網似的,大學生們如果在校期間長時間的使用了校內網的服務,那麼離開了大學之後,也會跟校內網的相關網站形成一定的情感紐帶。」
周不器道:「據我瞭解的情況,現在美國的課外補習市場,有大約60億美元的規模。可是興趣班、技能班、專業培訓班的市場規模很大,超過了1000億美元。前者,要比國內市場小,後者可比國內市場大多了。尤其這還是很多人想去參加卻沒有足夠的經費的前提下。」
陸器點了點頭,笑著說:「庫裡安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