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是蘋果起訴了三星,蘋果更佔優勢。在歐洲,是三星盯著蘋果在撕咬,恨不得能把蘋果扒下來一層皮。
因為三星的訴求太過分了,歐盟這邊甚至都出面調解,找三星談話,說三星你差不多就行了,你們提出的要求太過分了,有涉嫌濫用專利的嫌疑了,你們得降低你們的訴求,否則就有壟斷嫌疑了。
要是同意三星的訴求,把蘋果罰的太慘,歐盟這邊壓力也很大。
現在手機產業裡,就只有蘋果、三星、愛斯達三大巨頭,分別有三大基本盤。
蘋果是美國本土,愛斯達是國內市場。
三星的基本盤不是韓國,韓國市場太小了,對三星
手機來說都可以忽略不計,三星真正的核心市場是歐洲。
這三家之所以能「和平共處」下來,就是因為三方在各自的基本盤裡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愛斯達的實力雖然很弱,國內市場的消費力也遠不如美國和歐盟。
哼哼,但也不怕!
因為國內有著智慧手機的生命線——全球的智慧手機制造產業,基本都轉移到了國內。
而這也是周不器要不遺餘力的帶領國內的手機產業發展,愛斯達要成為行業領導者的主要原因。蘋果和三星的手機都要在國內製造,相當於被人掐住了七寸,這誰敢造次?
不僅如此。
隨著國內供應鏈體系的完善,以及國內科技的進步,國產手機供應鏈產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大手機都開始逐漸的用「國產」零配件來替代那些昂貴的外國零配件了。
哪怕是高階機,除了晶片和螢幕必須用國外的以外,其他的都可以用國產替代。
這就意味著成本。
蘋果手機現在的淨利潤可以達到40%,要是沒有國內的手機制造產業,他們連20%都達不到。在處理愛斯達的事情上,他們就要萬分的小心謹慎。再加上週不器的運作,現在蘋果和愛斯達已經處於了友好對峙的階段,雙方的專利官司為零。
總而言之,蘋果、三星、愛斯達三大巨頭的市場共融,主要就在於平衡。
想去美國發展?
三星和愛斯達就要分別在歐洲和中國市場對蘋果客氣點,別過分。
想去歐洲發展?
蘋果和愛斯達就要對三星客氣點,別出格。
想來國內發展?
那蘋果和三星就不能在專利分歧上對愛斯達趕盡殺絕,愛斯達在國內市場的專利效力那可以說是沒有上限,說你侵權你就侵權。
前世的HTC就沒有這樣的好待遇了,這是來自寶島的手機廠商。
很容易就在專利大戰中被蘋果和三星聯手絞殺,又沒有任何反抗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