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歐盟幹不成,而是歐盟的這一屆班子幹不成。
等換屆了,他們都下臺了,這歐洲的數字化單一市場構建起來了,又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他們又能撈到多少好處?
想要迅速的把這件事辦成,至少要推出一個完整性的產業大綱和構建思路,就一定得依靠著紫微星的幫助才行。
做這種事,一定得依靠網際網路公司,因為網際網路公司有最詳實的資料和最全面的統計。
歐洲本土也有科技巨頭,比如德國的思愛普,不過那是一家軟體公司,就沒有這樣的先決條件。
思愛普的使用者規模也很大,是世界級的軟體巨頭。
不過,思愛普和紫微星有明顯的區別。
紫微星的產品,使用者的資料都會儲存在紫微星的資料中心裡,都被紫微星掌握。
思愛普的產品是軟體,很多軟體甚至都沒有聯網,使用者資料都是保留在使用者本地。使用者用他們的軟體幹了什麼,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殺人放火,思愛普根本就不知道。
這就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強大之處。
傳統的軟體公司,都幹不過網際網路公司,並且被慢慢取代的原因。因為網際網路公司手裡有資料,有了資料就可以根據市場趨勢和使用者喜好來進行產品的最佳化和升級了。
這樣一來,網際網路產品就會越來越討喜、越來越強大,進步和成長的速度,遠不是傳統軟體能比的。
眼下這種時候,歐盟去找美國人幫忙,依靠美國科技巨頭手裡的資料,對歐洲大市場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發現問題並及時的推出政策來改進……這是不可能的。
至少短時間內沒法促成這件事。
想要運作起來,就一定要依靠紫微星國際的歐洲大區!
只有紫微星才會全面的積極的跟歐盟合作。
很顯然,周不器也有這樣的認識。
這天下午,周不器又跟歐盟的這些人進行了一個簡短的會談,這就亮了底牌。
周不器半開玩笑的說:“高通的事情,現在就可以動手了。前期的事情,我都已經給你們運作好了。中韓都對高通發起了反壟斷調查,蘋果也在美國本土跟高通開戰了。”
歐盟的主席容克笑道:“現在的確是一個機會。”
“嗯,很大的機會。”周不器點了點頭,“高通現在腹背受敵,歐盟如果這時候對高通發起反壟斷的調查,情況就會比前些年容易很多。高通無力分心,美國才是他們的主戰場。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精力照顧到歐洲這邊,這就是你們的機會。”
容克當然也是這麼想的。
上一屆的歐盟,就多次在高通身上栽跟頭。
調查了好幾次,結果都被高通給逃脫了,沒法在證據上形成壓制,以至於讓歐盟成了笑柄。
以至於這一屆的歐盟,對待高通的問題上都小心謹慎,哪怕有許許多多的調查訴求,他們都假裝看不到,根本不敢去啟動對高通的調查。一旦失敗了,又得丟人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