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其實在裝傻。
他最近正準備跟高通打架呢,而這是一個無可爭議的行業怪獸,哪怕周不器是世界首富,在做出這樣決策的時候也要冒著巨大的風險。所以他早就把這個行業的基本現狀給摸清楚了。
高通給蘋果開出的「晶片+授權」的強制捆綁協議,的確跟三星、愛斯達、小米、華為這些廠商差不多,都是除了晶片的基礎價格之外,還有手機售價5%的專利授權費。
表面上是一視同仁。
其實不同的手機廠商,還有不同的交易細節。
比如愛斯達拿到的條款,就要比三星、華為、中興要差,卻比小米、LG、索尼、愛立信、HTC、聯想之類的要好。
蘋果毫無疑問是最特殊的一個。
蘋果的條款一定是最好的。
這也的確如此。
蘋果和高通之間,還有一個補償性的秘密條款。
當初的喬布斯時代,iPhone的處理器晶片採用的是三星的,基帶晶片採用的是英飛凌。高通想要一統江湖,打敗一切行業裡的競爭對手,就一定要吃下蘋果,怎麼吃?
高通的策略一向很野性。
玩壟斷擦邊!
就跟高通打敗了英國的軟體基帶廠商Icera的策略一樣,高通為了打敗Icera,以低於成本價向華為、中興、沃達豐等通訊公司出售產品,讓Icera失去了市場,被迫打包出售。
英飛凌也是一樣,高通一番策略下來,英飛凌也活不下去了,打包賣給了英特爾。
也就是說,現在英特爾的手機基帶晶片,其實就是當年的德國英飛凌。
為了拿下蘋果,高通給出的籌碼也很大,承諾每年給蘋果10億美元的資訊「服務費」!
所謂的服務費,其實就是獎勵金。
只要蘋果放棄跟英飛凌合作了,採取了高通的晶片組方案,那麼高通每年就可以向蘋果支付10億美元作為獎勵。
蒂姆·庫克一看,竟然還有這種好事!
豈能不答應?
然後,iPhone就徹底的投靠到了高通陣營裡,高通就算是一統江湖了。
不過,幾年過去,蘋果這邊也有點吃不消了。
一開始的時候,蘋果還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