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不起啊,除非咱們去承擔良品率過低的損失。」
周紹寧就簡單的說了一下晶片代工的行業規則。
任何一件商品的生產,都存在不合格品。
晶片代工也一樣,手機晶片的不良率一般就是萬分之幾。
技術水平越高、工藝越成熟,不良率越低。
一旦生產出了不合格的,那這部分的不良成本,會由代工廠來承擔。
就比如愛斯達把自家的4g晶片交給臺積電電工,不良率是萬分之二,這萬分之二的損失就由臺積電來承擔;要是交給了三星,不良率是萬分之五,這部分的不良率也會由三星來承擔。
這是競爭導致的。
三星要是不承擔這部分的損失,那晶片廠商就都去跟臺積電合作了。
可是,如果這時候愛斯達推出了一款5g晶片,全世界沒有一家代工廠能夠勝任,把訂單交給了臺積電……臺積電能勉為其難的進行代工生產,工藝和技術都不成熟、都不達標,不合格率可能會達到50%,生產一片合格的,就要生產一片不合格的。
這成本就太高了,臺積電不可能承受的起這樣的不良品損失。
就算給他們訂單了,他們也不敢接。
接不起。
除非是愛斯達這邊無論如何都想請臺積電代工生產,並且承諾出所有的不良率損失,都由愛斯達來承擔。這樣一來,臺積電就不存在虧本風險了,才會高高興興的接單
。
當下的中芯國際也是如此,承擔不起這樣的訂單。
哪怕國內的人工成本足夠的低,也承受不了這樣技術不足而導致的成本堆疊。
除非愛斯達願意出錢,補貼他們生產技術和製造工藝上的不足。
可這是不可能的。
自研晶片的意義就是低成本的收割市場,一定得選最優惠的代工方案才行,要在臺積電和三星之間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