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看,整個行業對Rokid的新思路、新方向都非常振奮,因為這給人類提供了一種新的發現世界的角度。
以前都是人類去發現世界。
現在可以依靠著人工智慧,透過黑箱的模式,讓人工智慧去幫助人類發現、探索、理解這個世界。
只需要去喂資料就好了。
比如什麼藥可以治療癌症?
人類探索了幾十年,始終都沒能攻克這一難關,人類對腫瘤和藥物的理解還不夠。如果把相關的資料餵給人工智慧,說不定人工智慧可以給出消除惡性腫瘤的最佳藥物。
這是個大領域,關係到了全人類。
賺不賺錢,反而是次要了。
哪怕谷歌和紫微星國際是競爭對手,也願意在這個領域展開合作,並且承諾,會把相關研發成果開源,分享給全人類。
這是大事,至於小事,就有一定的商業屬性了。
谷歌會和紫微星國際聯手,每年推出一次面向全球開發者的人工智慧“世界盃”,就像足球世界盃一樣。
每年,雙方的科學家,會探討、研究,選取三個人工智慧領域的任務釋出出去。
參賽選手有68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任務。
誰拿出來的解決方案最好、效果最佳,誰就是最終的優勝者。谷歌和紫微星國際會各自出1000萬美元,來作為此類賽事的獎金。
這釋出的任務,肯定不會像是奧數競賽那樣,是出題去考別人。
而是一些方向性的探索。
人工智慧就好像是一個無邊無際的世界,可這個世界是黑暗的,誰也看不清。偶爾幾個頂級的科學家,探索到了一些區域,發表了一些方向性的論文。
這些論文,就相當於遙遠的人工智慧黑暗世界中的一盞盞微弱的燈塔。
光線很弱。
也不確定那個方向是不是死衚衕。
誰去朝著這個燈塔,探索一下?
這種探索性的工程,都是開創性的,不是誰的技術好誰就能開創成功,需要的是“思維上的勇士”去衝鋒。
要是論技術能力最強的AI專家,那肯定都在谷歌、微軟、紫微星國際這些大公司裡,可他們未必就是“勇士”。
很多時候,薪資、資歷、年齡、職位和行業地位,都是包袱。
這類的勇士,更多的是一些高校裡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或者是小團隊、小公司,可以沒有業績壓力沒有KPI的毫無顧慮的向前衝。
這就是周不器和拉里·佩奇聯手要搞這個人工智慧“世界盃”的意義。
要克服大公司的弊病。
“勇士們”的技術水平未必多好,可是創新力更強,可以找到更好的角度和切入點,去找到前往前方燈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