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周不器又跟省市領導進行了一場正式的會談,在大會議室裡,有媒體記者拍照、錄影,並且會上省臺的晚間新聞。
基本上確定了一個大體思路。
周不器會盡一切可能,把海力士的專案給拉到梁溪市來。
現在的SK集團很飄搖,股價陰跌不止,周大老闆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只要梁溪這邊不出問題,這25億美元的投資專案十有八九可以落戶梁溪!
這種正式場合下的慷慨激昂的表態,自然獲得了省市領導的重視和感謝,說是國內終於出了一個能夠在世界上說上話的大企業家了,這可是大熊貓式的國寶啊!
說起了熊貓,周不器中午從梁溪離開去魔都,還真是去看熊貓了。
不是去動物園。
而是去婕妤傳媒位於魔都的動畫中心。
婕妤傳媒的動畫中心將會和紫微星環球旗下的夢工廠動畫合作,共同製作史上第一部的中美合拍動畫片——《功夫熊貓3》。
如果是進口片,國內票房分賬只有15%25%之間;如果是合拍片,國內票房可以達到43%的分賬。
所以合拍片是大趨勢。
所謂的合拍片,主要就是三要素——
一,投資。
中方的投資比例不能太低,這當然沒問題,是婕妤傳媒投資還是夢工廠投資,對兩家公司的幕後大老闆來說,就是左右手的關係。
二,取景。
影片裡要有足夠多的鏡頭在國內取景,這也沒障礙,熊貓本來就是國寶,生活場地都是在國內,把國內的名山大川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三,演員。
要有一些角色由國內演員出演。
這就更容易了。
動畫片的演員,都是配音演員,找幾個英語好的國內演員上去就行了。
不過這一次不同,《功夫熊貓3》有一個專職的中國導演團隊,還有專門的中方的配音演員……正常的進口片,都是發行方從配音公司那裡,請來一批職業配音演員,也不管是不是契合,給配上再說。
完全是為了配音而配音。
以至於很多對電影有挑剔感的觀眾,在觀看外國片的時候都沒法忍受國語配音版,寧可看字幕也要聽原聲。
這次《功夫熊貓3》就不同了,有一個專門的導演團隊,有一個專門的配音演員陣容,要把這部動畫片的國產版本做到影音的完美銜接。
國內電影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堪稱是國內增長最快的一個產業。
不過,動畫電影始終是國產電影裡最弱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