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明道:“微信是核心產品,而微信支付將會是未來微信長期化的活躍度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們必須要確保微信支付在行業裡的優勢地位。我們暫時不公開,市場裡的競爭就會小一些,留給微信支付佔領市場的時間就會長一些。”
“競爭?哪有什麼競爭?”周不器覺得他的思路錯了,“唯一的競爭就是支付寶,不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頓了一下,周不器接著說:“支付最重要就是方便,使用者不會為了支付,就專門下載一個什麼支付工具。支付一定會跟超級App捆綁。就國內的市場來說,誰能開發出超級App?除了紫微星,也就剩下BAT了。做支付的核心策略,一定是市場,而不是技術。”
支付工具看起來不起眼,卻佔據著移動網際網路裡最核心的位置。
企業想賺錢,就得靠使用者消費。
想要消費,就得有消費的出口。
支付工具就是這個出口。
而一旦成為了入口,就意味著擁有了流量,就又可以去為其他的產品去做推介了。
尤其是那些本地生活類的服務,都要靠著線上支付來依存。
前世國內的網約車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勢頭之猛遠超國外的那些公司。
這背後的推力,不是使用者需求。
而是網際網路巨頭要搶支付入口,所以要不計一切代價,甚至有點不顧社會現狀的不要命的往裡投入。
包括共享單車也是。
阿里和企鵝的競爭,歸根結底其實就是支付工具的爭奪。
這種級別的產品,豈是運營商能做出來的?
豈是那些普通的網際網路公司能做?
一定得是超級巨頭才行。
開發一款成熟的支付工具,用不了幾年就會成為爛大街的技術。可是想把這款工具推廣進市場裡……沒有個幾千億的投入,那是想也別想。
外賣行業、網約車行業、網路購票、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電商的線下超市等等,這些瘋狂燒錢的行業裡,背後都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在燒錢搶線上支付的市場。
張一明思考著周不器的話,停頓了好一會兒,才緩緩的說:“要以市場的層面做支付?”
周不器嘆了口氣,“你想做技術限制,這也不可能啊,網際網路行業就不可能保密,無非就是早一年晚一年的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運營商啊!移動那邊不是在秘密的開發一款要跟微信競爭的通訊產品嘛,他們不甘心,也不可能看著話費支付體系的崩潰,一定會開發線上業務來取代。你用技術去限制國企,有些人就該不高興了。”
張一明道:“那就調整策略,以市場運作為主。”
周不器道:“只能是這樣,別的都不用在乎,最重要的就是支付寶,這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支付寶都做了這麼多年線上支付了,你不可能從技術層面去對支付寶取得優勢。一定得從市場的角度尋找機會。”
張一明是內行人,就很惆悵起來了,“要是從市場出發,這花錢可就多了。尤其阿里那邊也不缺錢,支付又是阿里最核心的產品,這要是打架起來,又都是從市場出發,就肯定會陷入到持續降價、連續補貼的惡性競爭裡。”
周不器笑笑,“也不都是壞事,至少可以讓國內的網際網路行業熱起來。支付的事,別太小氣,誰想學、誰想開發,都可以。工程院那邊放開,為國內同行們推廣網際網路技術,本來就是紫微星的一個使命。紫微星不僅要自己做的好,還應該帶動整個行業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