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鈴背後的是專網專線,走的是運營商的語音網路體系。而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的資料傳輸,走的是資料網路,訊號就不會那麼穩定,速度也慢。
周不器點了點頭,“與外部網際網路伺服器進行的資料連線,就是資料網路。”
郭鵬飛道:“對,運營商一直都是重金投入在語音網路上,對資料網路的投資規模比較少,以至於國內的網速一直很慢,現在歐美都是4g網路了,可國內還只是3g網路。”
“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利益驅動,語音網路可以為運營商賺大錢,資料網路卻一直在虧損。所以運營商更願意對語音網路進行投入。可網際網路化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國家戰略,雖然運營商們的動作緩慢,可終究是頂不住大勢的壓力,也只能去發展資料網路。所以在運營商內部,採取的策略一直都是交叉補貼,把語音網路的利益補貼給資料網路。”
這下就理順了,周不器就對運營商的商業策略茅塞頓開的感覺,“夢網和手機QQ,就是這麼來的。”
郭鵬飛笑笑,“對。”
簡訊業務曾是運營商們最賺錢的業務,簡訊業務屬於語音網路,是專網專線。
夢網業務屬於資料網路,透過手機QQ發訊息,走的是資料網路,這就是對簡訊業務的利益吞噬。
就相當於把原本屬於語音網路的部分收益,轉到資料網路上去了。
孟厚坤就很奇怪,皺起眉頭,“就算是資料網路,真能虧損?我怎麼不信呢?你不是被忽悠了吧?”
郭鵬飛道:“我計算過,他們還真有難處,運營商體系雖然也是國企,但跟市場走的太近了,還要為網際網路行業做好服務,算是大型國企裡最受欺負的,跟中石油、中石化什麼的不能比。”
周不器啞然失笑。
“這不用你說,我還不知道?”孟厚坤擺了擺手,“可就算這樣,國內的流量費多貴啊,你看看韓日,那還是發達國家呢,那費用連國內的一半都不到,他們一樣能賺大錢。國內的運營商高收費,還虧損?哪有這樣的道理?”
郭鵬飛道:“國情不一樣啊,韓日都是小國。資料傳輸……這就跟用大卡車跑運輸一樣。韓日那種小國家,運輸起來多容易,幾個小時都能把全國給跑一遍了,運輸費很低。國內多大啊,從首都到魔都就得跑一天。運輸成本不一樣啊,國內的運營商本來成本就高。還有北歐的那幾個國家,流量費也都很低,也是國家小的好處。”
這樣的一個類比不是太準確。
但基本是這個邏輯。
可以比較形象的對這倆技術外行把意思給說清楚。
孟厚坤接著說:“那不對啊,美國呢?澳大利亞呢?加拿大呢?人家那也是大國,連印度的流量費都比國內低,這你又怎麼解釋?”
郭鵬飛道:“因為那些大國的運營商都是民企啊,他們做的是是商業化運作。就像美國,資料網路覆蓋的多差,隨便去個郊外的公園,就沒有訊號了,開車跑一趟長途,路上大部分都是無訊號區。”
周不器點了點頭,“這的確是國內的最大優勢!”
國企有諸多的毛病,但有一點很好,就是可以不遵從商業規律去做一些事情。這類事情容易造成虧損,卻能有利社會、惠及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