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2439章 雲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39章 雲盤 (1 / 3)

接著,劉強棟就說起了一件他很關注的正事——京東雲盤。

這就很尷尬了。

從去年開始,國內爆發出了一波雲盤的熱潮,許多科技公司都紛紛推出了自家的網路雲盤服務,甚至很多中小公司、創業公司也都從事著這個方向。

雲盤業務在國內的增長速度,堪稱是世界第一!

這跟國內的大環境有關。

首先,就是國內的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強,有足夠多的技術人才開發出各種各樣的網路雲盤。像是歐洲的很多發達國家,讓他們做都不一定能做出來。

做出來了效果也不一定好。

其次,就是市場需求。

國內對雲盤的需求越來越高。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盜版。

國外不允許盜版,這就大大地削弱了使用者對雲盤的需求。個人雲盤的容量,動則就是幾十上百G,對一個普通使用者來說,哪用得上這麼大的空間?哪有這麼多的材料需要儲存?

國內不同,最大的需求就是盜版。

其中最氾濫的就是影視盜版。

比如很多國外的電影或者美劇,因為不符合國內的相關標準,所以都被刪減了。很多影迷的要求比較高,都想看原版,就是透過雲盤來相互分享。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業務,就是成人類的影片。

這類的內容,在國外都是合法的,所以可以公開傳播、隨便看。在國內限制很大,很多觀眾想看也看不到,雲盤共享就算是利用雲技術突破了一定程度的政策性封鎖。包括翻牆梯子的搭建,背後也是雲技術。

一部長篇影片可能要佔用1g的容量,下載到個人電腦裡,也根本就存放不下幾部,這就給個人雲盤業務提供了最大的發展便利。

盜版影視、盜版音樂、盜版書籍、盜版軟體、盜版圖片……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可以藉著技術手段繞開的免費市場。

藉著這股春風,國內的雲盤業務在迅速地高速發展。

不過,也有缺點。

就是國內的雲盤業務基本都還是免費的,這就需要持續燒錢來養活這個業務。就比如微點雲盤,在國內有1.2億使用者,是國內僅次於百度網盤的第二大雲盤。整個2012年,微點雲盤的收入是2200萬元,支出是5.2億元。

國外就不同了。

庫裡安主導的海外版的EverDrive,擁有4600萬使用者,其中1800萬使用者有過付費行為,年收入達到了3.6億美元,年支出是2.9億美元……竟然實現了7000萬美元的毛利潤。

也正因為海外的雲盤賺錢能力很強,都紛紛地產生了盈利,才讓國內出現了雲盤產業的風口。

各家都紛紛進場。

連京東也推出了自家的京東雲盤。

不過,京東的技術底子實在是太差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