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2188章 技術的風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88章 技術的風險 (2 / 3)

周峰總結道:“總之一句話,我們自研晶片了,行業裡會不會接受?如果不接受,或者只有一小部分接受,就會對紫微雲的市場造成致命的影響!”

周不器點了點頭,“比如呢?”

周峰道:“比如客戶們發現很多類似office的產品在紫微雲上的使用效果都非常糟糕,可能就轉到亞馬遜雲的平臺了,這就可能會動搖紫微雲的市場地位。”

周不器看了一眼坐在這裡一圈的七八位紫微雲的科學家,發現大家都有這樣的擔心,心中就非常地滿意。

這才是科學家啊!

這也是民企的科學家跟國企、高校、研究機構裡的科學家的最大不同之處。

民企是要賺錢的,研發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要是新技術導致企業走下坡路了,這新技術就算水平再高,那也是負資產,是純粹地在幫倒忙。

不過,官方的那些科學家就不一樣了。

不是市場導向。

他們根本不關心新技術開發出來以後會不會得到市場的認可,反正花的不是他們的錢,虧的也不是他們的錢。

他們更多是為了科研而科研,研發出來以後會不會被市場認可,這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以至於很多官方機構裡都沉澱了大量的技術專案,申請了大量的科研專利,真正的市場反饋寥寥無幾。

更有甚者,為了從國家申請科研經費而搞科研,或者是為了給自己博得一個大名去搞一個毫無價值的科研專案……這就更沒意義了。

所以官方的那些科學家,想要加入民營的科技巨頭或者參與到某一個科研專案裡,就非常難,級別越高越不可能,院士尤其不可能。

這根本就是兩種思路,是兩路人。

別說民企了,就算是中興這樣真正搞研發的優秀國企,也是對院士們避之不及。個別院士想熱臉蹭冷屁股,畢竟是國企性質嘛,都算一個體系裡的,說不定可以賣個面子,結果人家中興理都不理。

所以這就可以有一個很簡單直觀的判斷——要是某一個民間的科研專案,邀請到了好幾個院士來站臺支援、積極參與,那就很壞菜。這個專案,十有八九又是一個內外勾結的騙取國家科研經費的詐騙工程。

紫微星的這些科學家就不一樣了。

他們都是公司的股東。

大家的目標很一致,那就是讓這家公司越來越好!

做技術研發,是為了推動公司的市場發展,而不是制約公司的發展,甚至導致公司的業務就此衰落。

如果紫微雲啟用了自研的伺服器,就意味著全世界所有加入到紫微雲平臺的商家們,都要及時地更新他們的軟體版本,根據紫微雲提供的自研晶片的技術標準,去重新設計、開發他們的軟體。

這可不輕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