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2222章 大材小用了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22章 大材小用了啊 (2 / 3)

李心婉接著說:“好在這時候白先生來了,他是大文豪,把《牡丹亭》給重新編劇、刪改,又請來了清曲家周教授指點,還請來了‘繼’字輩的前輩來傳授,所有人一起努力,就一起創作出了《青春版牡丹亭》。這個劇目推出之後,一下就火起來了,崑曲就又起死回生了,也引起了國家的關注,沈姐姐很年輕的時候就是國家一級演員了。”

這一大堆的名字,讓周不器有點頭暈,只能一個個地問:“白先生?是誰啊?”

李心婉道:“白先勇,大作家。”

周不器“哦”了一聲,如雷貫耳,“民國軍閥白崇禧的兒子!”

李心婉眨眨眼,輕輕頷首,“嗯,就是他。他小時候在大陸生活,受到了崑曲文化的影響,就記了一輩子。等崑曲遇到危機了,他就主動來了,他是《青春版牡丹亭》最大的功臣,他是編劇,這個專案也是他推動的,錢也是他從朋友那裡募集來的,據說花了好幾千萬,才有了《青春版牡丹亭》的今天。”

周不器接著問:“周教授是誰啊?跟我一樣都姓周。”

李心婉輕笑著說:“清曲家呀,可有文化了,出身於崑曲世家,是這個領域裡最大權威,哪怕是‘傳’字輩、‘繼’字輩的老先生唱的崑曲,他也能從中挑出錯來,然後去進行指點,他還指點過我呢。”

見這位金主爸爸似乎不太理解,李心婉就進一步地解釋,“崑曲跟京劇什麼的不一樣,京劇當年是下里巴人的……流行音樂,是清朝的通俗娛樂,是民間的東西。崑曲就不一樣了,在誕生的時候就不是民間的東西,就是士大夫階層的藝術。”

周不器點了點頭,“嗯,昨晚看了一晚上的《牡丹亭》劇本,這詞句寫得,就跟唐詩宋詞似的。”

“對呀,這就是崑曲和其他戲劇最大的不同之處。”李心婉談起了崑曲,眸子裡好似在放光,這畢竟是她從小就學習、薰陶的東西,“崑曲不是民間創作的,都是由古代的大文豪們創作的。比如《牡丹亭》是由戲劇大師湯顯祖創作的,《長生殿》是由劇作家洪昇創作的。”

周不器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可是古代的戲子都沒什麼社會地位,都是文盲。這些文盲可以自己編詞唱京劇,卻不可能自作主張地唱崑曲。”

李心婉嫣然道:“對,就是這個意思。因為崑曲的門檻太高了,表演的時候首先得去理解詞句的內涵和深意,可是小戲子們哪裡懂?所以原版的《牡丹亭》的唱唸做打,其實都可以源自明朝的湯顯祖,是他一字一句、一個動作、一個發音地教那些戲子們唱的,然後傳承至今。”

周不器道:“可是戲子們沒有文化,在表演的過程中難免就會走形,所以就會有其他的懂音樂的文豪來進行指點、修正。”

李心婉甜甜地笑道:“對,這就是清曲家。這跟京劇不一樣。京劇裡,梅蘭芳、餘叔巖這些京劇大師就是權威,他們說怎麼表演就是怎麼表演。崑曲不一樣,文化層次太深,再加上這些年崑腔和蘇腔都受到了普通話的影響,發音都不準確了……就一定得是資深的學者、教授、文豪去研究才行。那些‘傳’字輩、‘繼’字輩的前輩雖然表演了一輩子,是當之無愧的表演藝術家,可他們從小都沒受過什麼文化教育,更多的是一種‘表演工具’。就像電影語言,表演藝術家是演員,清曲家是導演。”

周不器肅然起敬,“這才是藝術瑰寶啊,門檻高得離譜。”

李心婉輕笑著說:“所以現在從小學習崑曲表演的小孩子,長大後都要讀戲劇學院,要進行理論上的學習。我以前就在上戲的戲曲學校讀書。不能只學表演,還要去深刻地理解裡面的文化傳承。”

周不器深吸了一口氣,“那個沈姐姐呢?是誰啊?”

李心婉道:“應該就是你在海報上看到的那個女主角了,《青春版牡丹亭》裡杜麗娘的扮演者。”

“哦,是她啊。”周不器點了點頭,“你認識她?”

李心婉就“噗”地一笑。

周不器奇怪,“怎麼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