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午,周不器響應周紹寧的要求,專門去海里把谷歌和摩托羅拉的事情給說了一遍。乍一看,這是一筆發生在美國本土的交易,可是對全球手機行業的格局影響非常大。
一定要重視起來。
在谷歌的智慧手機戰略中,現在是愛斯達和摩托羅拉處於核心位置。在過去一年的全球智慧手機市場裡,90%的利潤都被蘋果、愛斯達和三星這三家給瓜分了。
其中,蘋果55%,愛斯達24%,三星11%。
剩下的10%,才是被LG、黑莓、微軟、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廠商分享。
蘋果的地位高高在上。
高到了所有其他的手機廠商加在一起,都比不過。
為什麼會這樣?
周不器做了一個簡短的行業分析的報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蘋果生態裡的軟體、硬體高度協同的一體化。
假如讓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並且讓他們整合成功了,也變成軟硬體高度協同了,那就有著很大的危險隱患。
“谷歌+摩托羅拉”,搞不好就是第二個蘋果。
好在就是有更多的硬體廠商都在跟谷歌合作,都在積極地推進安卓體系的完善和發展,這些硬體廠商一定都不希望看到谷歌和摩托羅拉的整合。
這就是機會。
要趕快出手,對摩托羅拉做切割。
為此,周不器還做了一番他近期才逐漸研究出來的成體系的平臺經濟的理論。智慧手機是平臺,圍繞著智慧手機的很多軟體服務,其實也是平臺經濟。
想把這種平臺做好,就一定要兩步走:自營和第三方。
缺一不可。
只有自營,沒有第三方,規模做不起來。
就像早期的京東,商品都是自營的,品類就很有限,規模就很小。現在逐漸向第三方開放了,規模就越來越大了。
只有第三方,沒有自營,就會存在戰略性的風險。
一旦這個戰略性風險存在了,以後就要花費海量的天價資金來彌補,來花錢保平安。就比如國內逐漸正規化的流媒體市場。
優酷、土豆、樂視、暴風、PPS、奇異、企鵝影片等等影片網站,因為沒有自家的內容,沒有自營屬性,就要紛紛對外求購版權。
就導致影視內容的版權市場一下就被炒起來了,出現很嚴重的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