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954章 陽明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54章 陽明學 (1 / 3)

孟厚坤趕緊道:“別,你別瞪我。我說的可不是紫微星。你能管住我,你可管不了別人。”

“誰啊?”

“我剛才說了,要文化自信啊。”

“呃……”

周不器感覺腦回路里的神經元一下就對接上了,資訊一下就流暢起來了。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認知障礙,其實不是智商,而是資訊差。

智商有高低,但其實差距都不是很大。

最關鍵的是資訊差。

周不器也存在著一定的資訊差,也有很多事情他不知道。這一次,孟厚坤顯然是給他做了很有效的補充。

孟厚坤道:“文化自信,其實就是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這就像是一座山,壓得周不器有點喘不過氣來。

孟厚坤道:“稻盛和夫是個日本人,這一點毋庸置疑。可是,他的商業思想、哲學理念,卻是中華文化,他是王陽明的信徒。”

周不器深吸了一口氣,“對,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堪稱一代聖人,他的思想在國內沒有太好的普及,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心學”、“致良知”、“格物致知”說的是什麼。

卻有一支在海外的嫡傳在幾百年裡幾乎沒有斷過,代代相傳,那就是漂洋過海在日本生根發芽的中江藤樹學派。

那時還是幕府時期,日本國內推行的是朱熹那一套,把王陽明的學說視為異端的謀反之學,遭到了很長時間的打壓。

直到美國的“黑船”敲開了日本的國門,徹底扭轉了日本的歷史,進入了明治維新時代。

然後,就出現了一個傑出的陽明學派的思想家吉田松陰,培養出了一大批的新式人才,就比如伊藤博文,還有西鄉隆盛。

西鄉隆盛一生致力於心學的研究和推廣,並總結為四個字:“敬天愛人”。

其實就是傳承到稻盛和夫身上的哲學理念。

敬天:就是遵循自然之理,人間之正道,亦即天道;愛人,就是摒棄一己私慾,體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這四個字,堪稱是把陽明學的精髓“致良知”給準確地抓住了。

日本當年是天朝的附屬國,是彈丸小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