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兩三年後,首都這邊就有了一條很知名的“創業街”。誰要是手頭緊了沒錢吃飯了,過去走一趟就有錢了。
那裡,有很多創業公司都在街邊派了很多“市場專員”。
誰路過了,就可以去下載他家的App,只要下載、安裝、註冊、啟用,就可以拿到1015元的現金或者微信紅包轉賬。
整條街有上百個之多。
要是不怕麻煩,走一趟過去就能進賬大幾百塊錢,就夠半個月吃飯了。
等到了後期,那就更誇張了。
比如支付寶、拼多多、美團這種超級App,新使用者的增長放緩,遇到了瓶頸,為了獲取新使用者,都是開出了極高的價格,都要幾十塊甚至上百塊錢。
這就出現了一個推廣App的“中間商”產業。
有的人就很精明。
買了一卡車的大白菜,跑到農村裡,然後大喇叭一喊:“免費送白菜了!”
大爺大媽過來之後,就給他們下載、安裝支付寶。啟用之後,就送兩顆大白菜。大爺大媽們高高興興地捧著大白菜回家了,中間商轉頭就能從阿里那邊進賬幾百上千萬。
周不器接著說:“現在的啟用,是註冊加啟用。等再過些年,智慧手機全面普及,一些超級App的新使用者增長就會陷入停滯。那時候的啟用,就沒有註冊的限制了,是不活躍使用者到活躍使用者的啟用。”
賀陽很謹慎地問:“很遙遠吧?”
“不,很快。”周不器為了讓大家相信,就擺出了堅決的態度,語氣擲地有聲,有著一種不容反駁的確切,“資訊爆炸、技術爆炸,用不了幾年,大家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完全變了。所以,我們大家一定不要放鬆,趁著這幾年是行業初期全世界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要以最快的速度出擊!花錢買效率,要全力以赴地儘快地開疆拓土,佔領空白市場!移動為先云為先,這不是喊口號,一定要在業務執行中體現出來。”
會場裡的氣氛就有些沉寂。
這一番對未來的判斷可夠嚇人了,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延展分析,“神仙”計劃的必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按照孟厚坤說的,就算沒有“神仙”計劃,以紫微星的App的優質程度,以及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產品的推廣帶動,一樣能讓很多自家產品做成規模。
不過,這樣做有一個最大的劣勢,就是效率。
太慢了!
哪有直接把App預裝到手機裡,來得簡單、快捷又高效?
越早推廣,入局越容易,花錢也越少。
七八年之後,行業就定型了,App的獲客成本就要達到100塊錢了……這就意味著,這個移動網際網路的行業初期,可能也就是隻有兩三年的時間。
時不我待啊!
要抓緊!
難怪周大老闆這麼著急,風風火火地搞智慧手機搞移動網際網路,甚至不惜跟小米合作,這是基於對未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宏觀大勢的判斷。
對高管團隊來說,不管能不能理解,一定要堅定不移,並以此為論點制定業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