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兼併購。
去收購更多的優質資產,創造新的業務線生態,透過新的業務線來帶動舊的業務線的發展……
應對的方式有很多。
這些都是來自歐美的商業理念,高度的實用化、現代化,就跟公式似的。誰家的企業遇到危機了,就照著類似的方案,照本宣科地去執行就行了。
MBA的作用就是把做生意這門學問變成解數學題。
過去的觀念裡,做生意太難了。
只有那些天生有著從商天賦的人才能做生意。
可是隨著現代商業的發展,這行已經越來越實用化,越來越邏輯化,大大降低了准入門檻,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了。
全球的商業世界才有了更大的發展。
可是在一些人眼裡,MBA的這套模式過於地功利化、邏輯化了,做生意不是解數學題,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變數,哪能簡單地套用公式?
或者說,套用公式可以,但那隻能是一些普通的公司。
所以有很多頂級的企業家都不太喜歡MBA的那一套。
不是這一套沒用。
而是對他們執掌的頂級企業效果不大,他們追求的是那微乎其微卻至關重要的與眾不同的稀缺東西,這就有了一些玄學的色彩。
恰好,日本人在玄學方面有著極致的探索,做個按摩都在“求道”。
在商業層面,走得最極致的就是稻盛和夫,簡直就是玄之又玄,一天天地不住在家裡,而是住在寺廟裡感悟佛法,已經達到了身無外物的境界。
作為企業家教父一般的存在,幾十年裡也不拿股份,甚至不拿工資,一心求道,而非求財。這次拯救日航,他就是全免費地為日航服務,精神境界宛若聖人。
這次稻盛和夫拯救日航,幾乎沒有採用任何MBA的公式流程,沒有調整董事會和高管層,沒有開除任何一個員工,沒出售資產、不債務重組、不啟動兼併購,甚至也沒有進行多少戰略和業務上的調整。
對日航,他只做了一件事——玄學。
把自己的求道追求,灌輸給了日航27萬員工,就跟洗腦似的。
他不停地在公司內部開展講座,告訴大家日航破產的危害,所有人都會失業、國家的經濟會遭受嚴重打擊,航空業陷入凋敝、民眾的出行會受到影響……
危害太大了。
想辦法消除這些凌駕在國家、行業和每個人身上的隱患,就是我們每一個日航員工的責任和使命!
為此,所有員工都要努力地奮鬥,要有奉獻精神,要以更熱血更激情的工作態度去迎接每一天……
日航是國企的性質,全世界的國企都一樣,員工懶散,工作效率奇差,能混就混,能偷懶就偷懶,能少幹就少幹。
日航之所以效益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員工們不努力,有太多的什麼工作也不幹的殭屍崗位了。
稻盛和夫上臺以後,不裁員不調整業務,只用了一招,就是透過個人魅力不斷地宣講,不斷地號召,以及極富煽動性的求道的精神追求,鼓勵大家要努力、要無私、要奮鬥、要有格局有情懷,要有犧牲精神,要為行業為國家做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