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問:“也就是說,除了谷歌瀏覽器,就是UC瀏覽器了唄?”
張一明道:“對。”
周不器接著問:“不算國內市場呢?”
張一明笑著說:“即便不算國內市場,UC瀏覽器在海外超過3000萬的使用者規模,也是僅次於谷歌瀏覽器的第二大瀏覽器了,主要的市場是日本、美國,還有港澳臺、新馬泰。”
周不器就心中大定了。
跟他預計的差不多!
他之所以兩年前就構思要把UC集團的海外業務賣給微軟,主要還是跟科技行業的大形勢有關,是微軟和谷歌的二強爭霸。
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微軟明顯掉隊了。
在電腦上,微軟可以靠著Windows系統的捆綁,讓IE瀏覽器擁有極大的市場份額。同樣的道理,到了手機端,谷歌靠著安卓系統的優勢,微軟在這方面就要遠遠落後了。
當下行業對移動網際網路的理解還不夠深邃,幾乎沒人能有周不器這麼清晰地認識,他早早地就看出來了智慧手機的瀏覽器產品其實很雞肋。
按照PC網際網路的思路來看,瀏覽器是最核心的產品!
是中樞級的產品!
這樣一來,微軟就會很著急。
他們不願意看到谷歌在手機瀏覽器的市場一統江湖,可自家的IE瀏覽器已經爛了口碑不行了,別說打進手機端了,連電腦端的市場份額都快守不住了,都遭受了谷歌瀏覽器的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UC瀏覽器就一定會進入微軟的視線。
張一明道:“去年,微軟斥資85億美元的天價買下了在移動端其實不怎麼亮眼的Skype。這對微軟的股價沒什麼正面效果。華爾街已經有財經專欄評論了,說鮑爾默跟不上時代。我估計今年他還會有大動作。”
周不器對此就吃不準了,“打鐵還需自身硬。”
張一明笑著說:“很硬啊,如果不算谷歌和蘋果利用系統優勢捆綁的那些手機應用,現在世界上就只有10款使用者量超過1億存量使用者的App。我說的是智慧手機端。其中,7款是遊戲,《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者》《填字遊戲》《會說話的貓》《寶石謎陣》《吞吃魚》和《植物大戰殭屍》……”
“就這7款嗎?”
“好像是。”
“哦,沒事,你接著說。”
周不器這才明白,怪不得唐·馬特里克那麼硬氣,甚至自己說想要稍微改變一下公司的戰略去收購一家單機遊戲公司taketwo,他都沒什麼反對的意思。
原來在這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