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蜜隨即幽幽一嘆,“可是人多了,管理起來真吃力,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有的人時間長了拿不到片約,就人心動搖了。我想著去借一筆錢,然後拍電視劇了,自己做電視劇,然後把自己的人安排進去。”
婕妤傳媒也拍電視劇,但是不多。
主營業務還是以真人秀和電影為主。楊蜜工作室接下來主要發展電視劇業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周不器道:“嗯,未來幾年,在流媒體平臺的熱潮之下,電視劇行業會迅速的爆發起來,甚至比拍電影還賺錢。可以跟婕妤傳媒合作,多找一些專案。不要怕借錢,要快速發展、野蠻生長。”
楊蜜忍不住問:“什麼是野蠻生長?”
周不器道:“寧濫勿缺!”
“這樣呀……”楊蜜美眸盈盈,“太好了!”
別人說,她還多少會有些擔心。
周大老闆發話了,那可就不一樣了,不是因為他是金主爸爸,而是因為他在商業領域超然的的眼光和判斷。
周不器接著說:“至於管人……其實也有技巧。最好的管人方式,不是去洗腦,那是傳銷才幹的事,很low很低端。”
楊蜜問:“高階的是什麼?”
周不器道:“希望。”
楊蜜眨巴了幾下眼睛,若有所悟的說:“就像網際網路那樣唄?給期權?用未來的股票來把旗下的藝人捆綁住。”
周不器在她腦殼上彈了一下,“期權什麼期權?要舉一反三!你一個娛樂工作室,給什麼期權?一股也不能給!”
要是老謀子、小剛子這種級別的導演,或者徐爭、開心麻花這樣的團隊,給些股份,那是正常的。
一群拍電視劇的小演員,拿個屁的股份啊。
楊蜜揉揉腦門,拉著長音,“那怎麼辦呀?”
周不器道:“在華爾街那邊,很多名校畢業生,拿的都是零底薪。其實是利用了一種心理的拿捏,你只要在那邊工作了一個月,你就不想走了,你就覺得這輩子特麼的一定要賺錢!”
楊蜜畢竟也不是新人小白了,試探著說:“對比吧?”
周不器笑道:“對,是對比,是那種心理的極度震撼。各行業其實都差不多,管理的流派,一共就那麼幾個。”
頓了一下,他接著說:“上班的時候,是在曼哈頓最高檔的寫字樓,每天的下午茶都是什麼卡爾頓、希爾頓供應的;下班回家卻要擠地鐵住在最普通的房子裡面,就一定會讓你產生這種對比。你就不能離開這個城市、不能離開這個公司,就特麼一門心思想著掙錢,要掙錢、要買豪宅、要為了過人上人的生活而不惜付出一切代價。透過對比去激發人性中的攀比,利用對未來的一種希望去引導內心的動力,根本不用洗腦。你要是去了,感受一下就再也離不開了。”
楊蜜也很聰明,想了一會兒,就慢悠悠的說:“所以我應該讓我的藝人沒事的時候都來公司坐班,在公司裡給他們提供最高階的吃穿飲食條件。如果是頂流明星,就更要前呼後擁。形成一種對比。”
周不器擺了擺手,“大致邏輯都差不多,你自己想去。就看公務員,進去了就很少有人能出來。工資低、福利好,還有就是權力背後的階級性優越感。有了人與人之間的高低區別,就會激發人性,就會努力的想從低階向高階去攀升。”
楊蜜覺得腦殼疼。
回頭跟徐總好好請教一下。
她還想著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培養幾個好苗子介紹給這位恩重如山的金主爸爸呢,首先就要學好管理。要是管理不到位,不聽話,那還不如不介紹。
在茶室裡,見到了馬老闆。
第一眼,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