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闆低頭喝茶,還滋溜滋溜的,根本就看看周不器的表情,很驕傲地說:“資本市場對雅虎冷冰冰,咱們只要稍微給楊志遠一點溫暖,這事基本就成了。”
“這樣啊……”
周不器的思緒已經飛揚了。
馬老闆悠哉地說:“昨晚我跟楊志遠聊了三個多小時,他現在的壓力太大,股東層面、董事會都在反對他。”
周不器問:“怎麼反對的?”
馬老闆道:“雅虎的第一大股東現在是對沖基金ThirdPoint,最近一直在運作,想要把楊志遠趕出董事會,包括聯合創始人大衛·費羅在內。ThirdPoint的執行長丹尼爾·勒布還公開表態了,說是他可以聯絡其他的私募,去接手楊志遠和費羅手裡的股份。”
周不器點了點頭,“這其實是有道理的,創始人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股東把公司當成賺錢的工具,這是根本性的矛盾。楊志遠過於關心雅虎的長遠影響,而不是做出一些對雅虎股東有益的事。”
這就是忽悠了。
對雅虎股東最有益的事,其實就是堅持下去不出售,等阿里一飛沖天了,雅虎的股東做夢都能笑醒。
雅虎持有阿里40%的股份,要是放著不動,堅持個六七年,到時候價值3000億美元,這才是利益最大化。
雅虎最巔峰的時候,市值也不過是2000億美元而已。
不過,這就是企業家和資本家的區別了。前者更關注公司未來的潛力和成長,後者更關注的是眼下實實在在的利益。
尤其那些私募機構、對沖基金,這是他們這種資本機構的制度所決定的。
這些對沖基金的經理們,賺的都是年度分紅。
也就是說,今年賺得越多,他們年底的分紅就越多。今年的收益如果少了,可能連年底分紅都沒有。
至於六七年以後的事……
別扯了!
華爾街的流動性太強了,淘汰率太高了。那麼多年以後,自己還是不是這傢俬募機構、對沖基金的經理都不一定呢。
以後賺得再多,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還是落袋為安,賺到手裡的錢最穩妥。
這就是“資本短視”的必然性。
所以,這就是雅虎股東會、董事會里最不可調和的矛盾。以楊志遠、大衛·費羅為代表的企業派,都希望長線經營,忽略短期收益;更多的股東、董事們都是資方代表,都希望能夠儘快地拿到錢。
這也就是楊志遠提出的很不要臉的“分紅”操作,會很有效果的原因。
分紅了,大股東們就拿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