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校內網從小米那邊拿到了3萬臺手機,只有5000臺是現貨,剩下的都是預購版,可能要等到11月份才能收到貨呢。
結果就是,這3萬臺手機上線也就幾秒鐘時間,然後就被來勢洶洶的大學生們搶光了,成為了這個開學季校內團購中最火爆的商品。
周不器笑著說:“我早就說了,別小看雷俊。小米手機就是破局的關鍵,現在還有點缺貨,是雷聲大雨點小。等再過半年,紫微星的供應鏈體系跟上了,那影響力就更大了。就可以對一潭死水的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形成衝擊了。”
周紹寧深以為然,很有感觸,“我還以為阿里的手機會更顯眼呢。”
周不器搖搖頭,“阿里的手機跟百度的手機,都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他們做的不是手機,而是平臺。好高騖遠,從一開始就錯了。”
前段時間,阿里雲也推出了自家的作業系統,然後請天語代工,生產阿里雲的網際網路手機。
昨天,百度也下場了。
百度召開了百度世界開發者大會,正式上線了“百度·易移動平臺”,並且請戴爾代工其手機,聲勢也搞得很大,百度·易預計會在11月份正式亮相。
真正帶給市場的效果微乎其微。
這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太過著相了,太急功近利了。
周紹寧沉吟著說:“智慧手機的未來,還真是會朝著平臺化的方向去發展,就像iPhone那樣。可是,平臺手機那是很遙遠的期待。手機終究是手機。現在的核心要務,是踏踏實實地把手機造好,就像小米那樣。”
周不器道:“對,得慢慢來,不能上來就搞一些花裡花哨的東西。昨天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他們說百度·易平臺有什麼四大特色,智慧框搜尋、強大雲服務、特色百度應用、貼心本地服務,簡直是莫名其妙。”
周紹寧笑著說:“豈止啊?除了百度內建的百度瀏覽器、百度身邊、百度地圖等網際網路應用外,還有易聽、易閱、易盤等好幾個野心極大的平臺化產品。”
周不器道:“所以要把希望放在小米身上。平臺經濟應該是‘自營+第三方’的組合,這種實體產品一定是先從自營入局。如果連自營都無法在這個平臺上流暢運營起來,第三方就更不會有希望。”
阿里雲移動平臺、百度·易移動平臺,本質上都是一回事。
就是盯上了谷歌被國內封殺,完整的安卓系統無法在國內應用的機會,想要基於安卓系統開發出一個取而代之的平臺。
然後,讓國內許許多多的智慧手機,都接入到自家的移動平臺上,一個圍繞著智慧手機的平臺就搭建起來了。
構思得很美好。
可是問題來了,人家憑什麼加入你家的平臺?
這個時候,百度和阿里也有應對策略,就是分別找了戴爾和天語代工,讓他們幫忙自己生產“自營”的手機。
到時候,只要“自營”手機在平臺上表現很好,對其他第三方的手機就很有吸引力了。
可問題又來了,山寨廠商代工的智慧手機,能有什麼吸引力?
相比之下,小米以製造手機入局,紮紮實實地把手機做好,就可以輕鬆地勝過他們。包括後來的OV崛起,也都是立足於手機,而不是充滿著無限想象力的平臺。
類似的事情,國內出現過不少。
比如樂視搞的“生態化反”,比如娛樂公司搞的“泛娛樂”概念,又比如後來國內興起的新能源汽車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