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723章 股轉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23章 股轉債 (2 / 4)

這種幾十億美元的超級交易案,雙方都會請到世界上最優秀的團隊來運作,會存在欺詐?真要是欺詐了,律師、會計和投行顧問們會看不出來?以泰豐資本的實力和資本運作的經驗,會看不出來?

民事訴訟的陪審團不同於刑事訴訟,沒有法律明文,更多的是根據社會上的基本邏輯認知,泰豐資本的觀點一看就違背常識。

所以別看花旗和泰豐的控制權爭奪還沒有結束,各方已經基本認定了,百代唱片屬於花旗了!

花旗只是一家銀行,他們沒興趣管理百代唱片,必然要打包出售。

這時,就有人主動上門了。

不僅是紫微星環球,還有華納唱片。

一開始,周不器還很擔心,擔心花旗和華納唱片沆瀣一氣,在故意地抬價,拉昇紫微星環球的收購成本。

沒想到,華納唱片報價百代唱片的音樂業務,出價只有4.7億英鎊。外加承擔大約5.4億英鎊債務,也就只有10億英鎊的總報價。

這簡直是幫了紫微星環球一個大忙。

真是幫著壓價了!

百代唱片旗下主要有兩大業務,一個是音樂業務,一個是出版業務。

音樂業務,主要指的是音樂錄製部門,就是給旗下的簽約歌手錄製、發行新歌的部門,旗下有水果姐、Coldplay等當紅歌星。

出版業務,是在各個渠道中發行一些版權在百代唱片手裡的歌曲,最知名的就是披頭士樂隊的一系列歌曲了。

就資產分量來說,音樂業務佔45%,版權業務佔55%。

如果花旗拿到了百代唱片的控制權,那麼就相當於花旗花了22億英鎊,並承擔了12億英鎊的債務,總計34億英鎊拿下了百代唱片。

音樂業務佔45%的資產,大約就是15億英鎊。

而華納唱片只願意出資10億英鎊收購。

這樣一份報價,也不奇怪。

即便泰豐資本以總計虧損超過20億美元的下場出局了,花旗以債轉股的形式擁有了花旗,也不意味著花旗在這筆交易裡能賺到什麼大錢。

這注定是一筆失敗的投資。

從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讓全球資產的價格都大幅度縮水,當然也包括百代唱片。花旗清退了泰豐資本,想賺錢是不可能,只能是儘可能地止損。

現在,談判已經接近尾聲了。

到了拍板的階段。

紫微星環球方面的報價是24.8億英鎊,大約是37億美元,報價收購百代唱片。也就是說,扣除12億英鎊的債務,還剩下12.8億英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