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手機制造完全採用的是外包的策略,模式太粗糙了,顆粒度太差了,導致市場根本不認可。
最近,國內的百度和阿里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傳出了內部訊息,這兩家也要做手機了!
百度的叫百度易手機。
阿里的叫阿里雲手機。
目的其實都一樣。
手機只是工具,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從來就沒想過要從手機身上賺大錢,而是想著透過手機產品來鎖定使用者,然後透過對這些手機使用者的長期運作,透過網際網路應用和軟體服務來賺錢。
百度在做百度易手機平臺,阿里在做阿里雲手機平臺。
野心都很大,卻犯了相同的錯誤。
構思挺好,可缺乏對移動網際網路、國內智慧手機行業和平臺經濟的深刻認識。
認知才是核心競爭力。
在這個方面,周不器一點都不謙虛,別說是國內第一人了,他甚至認為自己是世界第一人,指點一下比爾·蓋茨、拉里·佩奇、扎克伯格都沒問題。
雷俊眉頭緊鎖,“小米的定位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周不器明知故問,“那又怎樣?”
雷俊沉聲道:“小米做的是網際網路手機,把使用者規模做起來之後,要以手機為媒介,對手機使用者提供網際網路服務,這才是長遠之計……”
“我知道。”周不器笑著打斷了他,“當年紫微星做得好好的,我忽然成立了一個手機制造團隊,成立了愛斯達集團,不也是這個原因?”
雷俊就肅然起敬。
那得是幾年前?
今年的高階機Aster系列已經到了Aster4的第四代機了,指紋解鎖和智慧語音助手Rokid兩大功能創新,轟動了整個手機行業,成為了全球智慧手機時代的引領者。
在好幾年前,人家周大老闆就已經審時度勢有了那麼長遠的商業計劃。
周不器道:“小米的定位和未來的打算,這都太飄了。對一家創業小公司來說,當務之急還是要活下來,要在中華酷聯、金利魅族,包括百度阿里這些新入局的巨頭的競爭下活下來!小米要把手機造出來,然後,把手機賣出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雷俊不置可否,“嗯”了一聲。
周不器道:“如果小米成功了,以後可以找機會進行轉型。IBM的百年曆史上,轉型了四五次,現在又在朝著雲端計算轉型呢。偉大的公司都離不開戰略上的調整和業務上的轉型。但偉大的公司的前提是你得先成為優秀的公司、卓越的公司。萬事開頭難,對現階段的小米來說,還是應該想辦法活下來。”
對一般的創業者來說,為了創業成功,那真的是孤注一擲,要把所有的家底甚至身家性命都壓上去。
可雷俊不一樣。
他是成功人士,是商界大佬,所以不那麼容易忽悠。
雷俊搖搖頭,淡淡地道:“小米活下來當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我絕不會選擇飲鴆止渴的方式。我不會為了小米當下的成功,去把未來所有的資源都榨乾淨。”
周不器打了個哈哈,“不至於。”
雷俊很堅定地說:“我相信,預裝App會成為智慧手機的潮流。可我同樣相信,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手機體驗會成為消費者在購買時進行選擇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