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919章 商業引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19章 商業引流 (3 / 4)

國內的中超球隊,大多數都是國企在支撐。如果足球賺不到錢,又死要面子一定要玩,那就只能是不把錢當錢的國企衝在第一線了。

不過,三德子說的巴西足壇的國企化還不太一樣,“巴西的俱樂部普遍經營得都不好,而且處處都不透明,裡面的暗箱操作太多了。私企已經都不太贊助足球了,只剩下了一些國企為了國家足球的發展在贊助。”

周不器恍然大悟,“你說的是贊助費。”

三德子道:“對,贊助費。巴西足球的收入來源主要就是三個,轉播費、贊助費和轉會費。過幾年不就是巴西世界盃了嘛,都是國家在投錢。私企對足球行業已經失去興趣了。”

這就很尷尬了。

連巴西本地的企業都對足球失去興趣了,讓一個外企參與進去,那肯定會被吞得骨頭渣子都不剩。

周不器眉頭緊鎖,“黑箱操作也不行?”

三德子道:“也許行,但是我覺得……沒必要,還是別參與進去了,反正我是沒有信心。現在巴西搞足球,完全就在燒國家的錢。你知道嗎,巴甲20支球隊裡面,巴西郵政銀行就贊助了其中的7支。因為國有銀行有錢,只有他們出得起。”

“轉會呢?”

“轉會市場其實形勢挺好的,巴西足壇每年幾乎都可以從歐洲賺到大約2億美元的轉會費收入。這筆錢比他們每年最主要的收入,比轉播收入和贊助費收入還多。但是轉會過程中太不透明瞭,要層層地打點才行。想要挖掘南美市場,我覺得還是應該慎重、小心一些。”

很顯然,三德子對周大老闆想要去巴西收購一支足球隊的想法感到悲觀。

三德子接著說:“而且,巴西……包括南美的政壇都不夠穩定,風險很大。私企在撤出巴西足壇,就跟今年的一起政壇醜聞有關。足球在巴西根本就不是市場化的,跟政壇會直接掛鉤。本來有一傢俬企叫BMG銀行,這家銀行是巴甲最大的贊助商,贊助了整整8支巴甲球隊。可以為捲入了這次的政壇醜聞,就出事了,在足球上花了這麼多錢,反而成了罪魁禍首。私企就都不敢進場了,變成了國企的遊戲。”

周不器沒有去巴西調查過,就覺得以前的構想還是太美好了一點,嘆了口氣,“有些事情還真不能靠著想象拍拍腦門就上,紅牛集團在巴西慘敗,還真是挺有代表性。”

三德子見他鬆口了,心下也鬆了口氣,笑著說:“足球生意真的不賺錢,就是個賠本買賣。想要靠足球賺錢,還是得從周邊來賺錢。盲盒生意我覺得就很好,靠著足球打出品牌、吸引球迷,然後賣盲盒去賺錢。當然,最好的還是美國這種模式,跟聖何塞當局合作,以體育為中心規劃出一大片新的商業區。”

周不器點了點頭,“這也算是網際網路思維了,把足球當引流的工具。”

三德子稍作思考,緩緩的道:“對,就是這個思路。地震隊就是這個新區的引流工作,透過球隊來吸引足夠多的球迷和遊客,從而帶動周邊的就業和經濟發展。這是美國一貫的體育模式,體育不是競技,體育是娛樂。這跟歐式體育不太一樣。”

歐洲體育裡,體育是競技的比拼。

尤其是足球,足球之所以被推高到了信仰的高度,很重要的原因這是和平年代的戰爭,這是貝利和馬拉多納奠定下來的足球基調,所以人家是球王,可不僅僅是球技好。

尤其是馬拉多納,當年阿根廷在馬島之戰中被英國血虐,舉國上下一片哀嚎。

這時,球王出現了。

他在世界盃的球場上徹底秒殺了英格蘭,一個連過五人的進球,堪稱世界盃史上最經典的進球;還有更經典的,那就是上帝之手,是上帝在藉著馬拉多納的手淘汰了英格蘭。

把足球上升到了這種級別的高度,賺錢什麼的就真是小道了。

美式體育則是完全不同的邏輯,體育就是娛樂,體育就是逗大家開心的一場大派對。尤其是美式摔跤,跟競技真是毫無關聯,就是按照劇本在表演。可即便是這樣,依舊能引起狂歡,能帶動起巨大的經濟價值。

三德子接著說:“想靠足球本身來賺錢,這真是太難了。別說美國是足球荒漠了,就算在英國也很難辦到。地震隊的足球比賽,只是引流工具。引來了流量之後,靠著主場的其他商業專案來賺錢。主場的建設,還是應該朝著商業地產的方向去設計。核心是商業地產,而不是球場。”

薛寶珊抿嘴一笑,“就跟微點防毒差不多。”

“啊?”

三德子微微一愣。

周不器笑笑,“對,微點防毒。”

當年,國內的防毒軟體公司都是要靠著賣軟體來賺錢。這才能賺幾個錢啊?國內的正版軟體市場本來就發展不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