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跟張朝洋一番討論,然後就定下方略了。
暢遊的IPO上市不能受到影響。
這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暢遊內部以王放為首的管理層暫時不能動,而且也沒法動。拿下了他們,總要有新的人選來接替他們的位置,時間這麼倉促,一時間根本就找不到替代人選。
暫時先壓下來吧!
先留足67個月的時間。
等9月份的時候,暢遊成功上市並在資本市場站穩腳跟了,再對公司的董事會和管理層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段時間,要去市場中物色優秀人才。
“不過,得提前做一點準備。”周不器認為不能太大意,“暢遊現在的財務官是誰?”
“何傑。”
“他怎麼樣?是你的人嗎?”
“這個……”
張朝洋就頗有些尷尬。
周不器氣道:“連財務官都不是你的?”
張朝洋就很無奈地說:“當年搜狐的遊戲業務連續遭受打擊,根本就做不起來,眼看著就要放棄這個業務了。然後王放就出現了,我給他的承諾就是讓他全權負責遊戲板塊,後來他成功了,我就更沒有理由去限制他了。”
周不器問:“那豈不是說暢遊內部都是他的人?”
“不至於……”張朝洋擺了擺手,對此表現得很鎮定,“我讓王放做遊戲,這不是一次投資,而是為搜狐的遊戲業務尋找一個負責人。”
大概意思就是王放做暢遊,看起來像是創業,其實不是創業。
是在搜狐的支援下做出來的一個遊戲業務。
暢遊只是搜狐的子公司。
如果是創業,那麼創業團隊之間就會有著很強大的凝聚力,會更團結更忠誠,承壓性更強、反彈性也更強。
就像好萊塢幾大巨頭搞出來的Hulu,一旦出現了戰略分歧,Hulu的高管們就會共進退,就集體辭職了。
Hulu就是一家實實在在的創業公司。
暢遊並不是這個邏輯。
本質上來說,其實還是權力的分配。
暢遊的大權,從來就不在王放和他的團隊手裡,而是在搜狐手中。老張一句話,想開除誰就開除誰,想聘用誰就聘用誰,想定什麼戰略就定什麼戰略。
權力只討好權力的來源。
誰給他帶來了權力,他就為誰服務。對暢遊的高管來說,CEO王放掌握著他們的生死……可歸根結底,掌握著他們生死的是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