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822章 泡沫價值(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22章 泡沫價值(下) (1 / 3)

幾個月前,甄妤師姐就曾有過“世界皆龐氏”的感慨。

現在,孟厚坤又發出了類似的聲音。

這其實是有道理的。

把雅虎當年的生意模式深度地剖析起來,其實就是一套龐氏模式,是金字塔的傳銷結構。

韓樂水教授對此作出了闡述,說道:“傳銷的結構是很好的商業機構,換一種說法,可以叫做病毒式營銷。咱們現在做微信,靠著使用者的手機通訊錄來推廣,一個使用者拉來10個通訊錄好友,10個通訊錄好友又拉來了他們的100個好友,以此類推下去,其實就是傳銷結構。”

郭鵬飛現在是微信事業群的總裁,他深有感觸,“對,相比於簡單粗暴地打廣告拉新使用者的營銷手段,這種病毒式推廣的傳銷結構是最快捷、最高效、最省錢的方式。”

周不器道:“只有最偉大的公司,才能最好地利用好這種傳銷結構來做業務,更多的公司在業務推廣的時候,還是選擇以打廣告為主。”

韓樂水教授舉了一個微信的例子,其實還有更典型的例子,就是拼多多。

“砍一刀”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就是傳銷結構。

當一個人發起了“砍一刀”活動時,他就是這個金字塔結構中的最頂層了,然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下線幫他砍價,就會拉來越來越多的活躍使用者。

“砍一刀”不是騙人的戲碼,砍成功了真的會給錢。

但是,怎麼才能砍成功?

這需要模型的計算才行。

要有一個底線,就是使用者發起的“砍一刀”活動所帶來的新使用者和活躍使用者的增長,要遠大於拼多多靠著在外面做廣告帶來類似增長的投入才行。

也許是5倍,也許是10倍,有一個固定標準。

只要達標了,就會砍價成功。

這跟參與砍價的人數無關。

比如,有的人拉來了1000個人,砍價失敗,覺得是在騙人;有的人拉來了20個人,砍價就成功了,就會覺得很僥倖。

看起來不公平,可這背後是冷冰冰的資料模型和計算機演算法,怎麼可能會不公平?

拉來1000個人砍價失敗,因為這1000人都是正常意義上的拼多多的活躍使用者。不管有沒有“砍一刀”,他們都是活躍使用者。拉來了這1000個人,對拼多多來說沒有產生任何的推廣價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