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834章 就業就是選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34章 就業就是選票 (2 / 2)

周不器的先知先覺沒有覆蓋到歐洲航空業未來一些年的形勢,但他根據市場經濟原理做出來的分析,並沒有錯。

這一次漢莎航空出售了IT基礎設施部,的確緩解了短期危機,實際上就是治標不治本。

國企競爭不過民企的本質屬性,就導致漢莎航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江河日下。要不斷地賣資產斷尾求生,需要不斷地向德國政府申請動則幾十億歐元的救濟金才行。

周不器道:“漢莎航空想要徹底地解決市場困境,就一定要改制。我們國家曾經有個公司叫健力寶,是做飲品的,當年的市場份額比可口可樂還高,可這是一家國企。高管運作改制,卻因為涉嫌國有資產流失被拒絕了。後來沒幾年,這家公司就垮掉了。”

麥亞胡伯深深地看他一眼,“周先生,論國企改制,我們比你們更有經驗!”

“也對!”

周不器哈哈一笑。

歐洲這邊有那麼幾十年的時間裡也推崇國有制,不過後來很快就發現不對了,就開始迅速地轉向。八九十年代國內的國企改制之前,首先做的就是派出團隊來德國學習,然後請了一批德國專家回去傳授經驗。

麥亞胡伯沉吟道:“擺在漢莎航空面前的難題不是市場競爭,也不是國有資產的流失,這些都不是關鍵。最核心的是員工,以及依靠著漢莎的龐大的產業鏈的員工。”

周不器受教了,“嗯,穩定的就業是最重要的。”

“沒錯。”麥亞胡伯點了點頭,“我去過幾次你們國家,對待工人的方式……你想在歐洲把生意做起來,最核心的要素不是伱創造了多少價值,也不是你跟哪些國家的矛盾、哪些政客的分歧,而是看歐洲圍繞著你的產業能創造出多少穩定的就業。”

周不器一點就透,“就業就是選票。”

麥亞胡伯笑了笑,“我知道你在擔心漢莎的未來,完全沒必要,因為你不能用市場的角度來看待這樣一家公司。圍繞著漢莎集團的產業鏈,覆蓋了德國幾百萬的就業,漢莎就不可能倒。做多就是像英航和西航那樣,整合在一起繼續活。”

周不器這下算是明白為什麼歐洲經濟會出現這麼大的問題了。

市場這是被選票綁架了啊。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像漢莎航空這種低端低效的國企就應該趁早拆分,能賣就賣、不能賣就免費送,把資產和資源交給有水平的人去管理。

這樣才能創造出社會中最大的價值。

可這樣一來,就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失業率大幅度上升,政客們承擔不起改革的代價。他們改革了,他們下臺了,只會給後續的繼任者接收改革的成果。

就比如英國,撒切爾夫人上臺後採取了很強勢的姿態,推動了英國的國企改革,基本上都是半賣半送,全交給了民營資本。英國經濟迅速復甦,生產力和創造性又被激發出來了。可是當撒切爾夫人去世的時候,英國舉國歡騰,都恨不得她死得晚了。

這麼看來,紫微星國際如果想牢牢地抓住歐洲市場,就應該從這個角度出發。

提供就業,就是拉攏選票,就可以綁架整個歐洲。

網際網路是輕資產,這肯定不行,還是得靠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比如雲資料中心、比如庫裡安心心念唸的光纖業務。

收購了漢莎的IT基礎設施部門,還真是有不小的附加價值。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