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830章 市場換技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30章 市場換技術 (1 / 3)

周不器又準備出差了,這次去德國,要一舉搞定漢莎航空。

據庫裡安那邊給出的好訊息,是IBM也給漢莎航空報價了,價格低得嚇人,才8.5億美元。再加上這次IBM和蘇寧易購的合作中的坑蒙拐騙,足以說服德國人了。

不過在出國之前,周不器在魔都這邊又忙忙活活地走了一大圈,在周紹寧的陪同下,去看了一些手機供應鏈的公司。

走訪了兩家之後,周不器就不太滿意,在車上看向了周紹寧,“我怎麼感覺他們這麼沒信心呢?技術層面差距這麼大?”

周紹寧點了點頭,“嗯,很大,暫時還沒法向我們的手機供貨。”

周不器問:“那要怎麼解決?”

周紹寧道:“市場的手段,市場換技術。”

“嗯?”

周不器眉梢一挑。

周紹寧道:“跟蘋果合作吧,在這方面,主要還是蘋果有話語權。”

周不器深深地看他一眼,“跟蘋果一起,把國內的供應鏈體系做起來?”

這兩年,他聯絡了一撥人,努力想把國內的智慧手機供應鏈體系搭建起來。現在來看,基本上是搭建起了一個雛形,單是紫微星就投了超過20家公司,總投資額度達到了7.5億元。

可是,效果差強人意。

至少很難滿足愛斯達的自身需求,到了明年的Aster4,還要有70%80%的零配件要由國外的供應鏈體系提供。

愛斯達不滿意,蘋果當然也不滿意。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市場換技術了。

比如全球有兩家感測器的供應商A和B,蘋果作為市場上最重要的採購方,就可以提出要求了。想籤採購訂單,有一個附加條件。中國的一家感測器供應商C在技術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希望合作伙伴能夠派出技術團隊予以指導。

A和B為了搶訂單,就只能接受這樣的條件。

然後,國內的感測器供應鏈公司C就發展起來了。

不管A和B誰接了單,這其實都是飲鴆止渴的行為。但沒辦法,市場的競爭就是這麼激烈,先把眼下的難關渡過去才是王道。

至於以後怎麼樣……管不了那麼多了!

A和B都是上市公司,都是職業經理人在打理,他們也不會考慮得太長遠,先拿下蘋果的訂單,把近幾年的業績做上去,然後自己拿到一大筆的期權、獎金再說!

以後要是不行了,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

這就是上市公司和職業經理人模式的弊端。

事實上也是如此,蘋果幫著國內搞起來了一個全球最完善最強大的手機供應鏈體系,然後國外的體系就只剩下了國內做不了的高階業務,其他的都死翹翹。

甚至做螢幕的京東方遇到技術障礙時,蘋果都會要求三星派出工程師來幫忙,三星還沒法拒絕。

所以對國內的供應鏈體系來說,最受歡迎的不是什麼華米OV中興聯想這些國產品牌,而是蘋果。

有好貨,先給蘋果;缺貨了,先供蘋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