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點了點頭,“是啊,主動權。”
朱儁道:“不說別的,就說我的公司。公司裡的員工誰要是不聽話,我一句話就能把他開除,主動權完全在我手裡。我在韓國也收購了公司,想開除人就不那麼容易了。這還是解聘環節,招聘環節就更是了。”
周不器深有感觸,“是啊,在國內招人,可以挑挑揀揀,招聘方牢牢地握有主動權。求職者但凡有一點不好,就可以輕易地予以否定,不管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在國外……矽谷其實還好,跟國內差不多,競爭也很激烈,是供不應求,招聘也很苛刻。在英國、德國、韓日這些地方招人,那可就麻煩大了!”
供不應求,是供給方佔主動權。
供大於求,是求職方佔據主動權。
矽谷的網際網路環境跟國內差不多,人多、職位不夠,競爭壓力非常大,招人的時候可以設定很多門檻。
在歐洲、韓日這些地方就不一樣了,不說供大於求……至少在紫微星的用人標準裡,當地的相關人才明顯不夠。
為了滿足求職目標,就只能是降低標準,很多小毛病都是能忍則忍。為了能讓他們入職來工作,就算不愛加班工作不那麼努力,也只能認了。
因為不用他們就沒人可用了。
只能妥協。
可即便供給方都這麼妥協了,求職方還是不滿意,會不停地抗議、不斷地罷工,組織工會要求更好的待遇。
資方肯定不滿意被員工壓榨,這就造成了全球化經濟形態下的產業轉移。尤其是一些低端產業,本來利潤就低,資方還被員工們壓榨,趁早別賺錢了,趕緊把產業轉移到那些資本權力更大的低人權地方去。
朱儁道:“歸根結底,還是看主動權在誰手裡。權力掌握在資本手裡,員工就要任憑資本的壓榨;權力掌握在員工手裡,資本只能去跪舔員工。”
周不器跟他同乘一輛車,要去崇明島呢,聽到這話,就扭頭看他,忍不住好笑道:“最近社會學的書沒少看啊?”
朱儁嘆了口氣,“沒有,就是對足球的一些感慨。國內的足球想要做起來,有一道不可能逾越的檻。一句話,沒戲!”
“不至於。”周不器擺了擺手,沒興趣討論一些太深刻的話題,然後開玩笑地說,“別的不討論,如果只看市場效應,還是由供求關係決定。供給方的不足導致的權力尋租,碾壓了太多求職方的足球夢。14億挑不出11個能踢足球的,要是1400萬人,說不定就真的挑出來了,就真的打進世界盃了。”
朱儁哈哈大笑,“神奇的邏輯!”
周不器很認真地說:“真的,踢球要靠人。人多了,人就不是人了。”
朱儁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轉了話題,“說真的,沒有青訓基地就沒有了,崇明島足球基地那是徐根保的家底,他不可能轉讓。”
周不器問:“沒機會嗎?”
朱儁道:“沒機會,不說別的,你知道那100畝地現在價值多少嗎?至少2個億!10年前他買下的時候,只花了800萬。這次把東亞俱樂部的股份賣掉,把貸款還上,這個足球基地就變成聚寶盆了,他不會賣的。”
“有多少貸款?”
“3000萬吧。當年,他自掏腰包拿出了全部的800萬,買下了這塊地皮。然後靠著這塊地皮貸款了2300萬。搞了這麼多年,根本賺不到錢,貸款額度又增加了。”
“800萬買的地皮,貸到了2300萬的款子……”
“對,是特批的地皮,地方政府重視啊,這是重點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