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裡安主管的是海外的雲端計算業務,他怎麼忽然提議要在海外市場做外包服務了?這也不是他的職權範圍啊!
周不器從留守在公司的秘書寧露手裡接過了庫裡安的材料,已經列印出來了,旁邊還簡單配上了一些寧露標註的翻譯……嗬!
要表揚一下庫裡安。
可真用心啊!
這是彩色的。
而且,並不是長篇大論的文字說明,搭配著各種各樣的視覺圖案,有圓形圖、條形圖,有資料列表、分析模型……
周不器很驚訝。
竟然真的是關於歐美市場的IT外包市場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以及一些行業的存在背景。
這個庫裡安,他要搞什麼?
“你看了嗎?”
周不器向寧露晃了晃手裡的材料,太多了,少說也有20頁。
“看了,沒太看懂。”寧露有些抱歉,“你要是想討論,還是去找張一明吧,我給他看過了。他說思路挺對的。”
一明同學都認可了,周不器就比較慎重了,坐在辦公桌上,手裡拿著一支簽字筆,像是讀書似的,仔細地閱讀這份材料。
其實也是個學習的過程。
所謂的IT外包,其實就是某一家公司想做線上業務,但是種種原因,他們不想自己做,委託給別人來做,這就是外包。
比如前幾年大火現在則有些消沉的飛信,就是移動外包給別的IT公司做出來的產品。
國內的外包市場發展得晚,法律不健全,也很不成熟。
對找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一般都是要回避外包崗位的,先找正式工作。找不到正式工作了,沒辦法了再去做外包。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外包市場裡缺乏真正優秀的頂尖人才。找來一群平庸的技術人員進入外包市場,可想而知,他們就只能做一些相對低端,或者是大量重複性工作的崗位了。
就跟工廠裡的流水線工人沒什麼兩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任何創新性和成長性可言,日復一日地做著重複性的工作。
是實實在在的碼農。
加班非常嚴重,對員工極盡摧殘。
所謂的大廠996,跟外包公司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至少大廠還有很完善的福利體系,有高工資保證,有五險一金和合同保障。很多外包公司都很黑,社保、公積金什麼的都沒有,甚至很多連正式合同都沒有,說解僱就解僱。
不過,像IBM、甲骨文、紫微星工程院這種級別的正規公司提供的偏高階的外包服務,一般不是業內普遍意義上的外包,正式的說法是“資訊科技服務”。
很多公司選擇購買外包服務,原因主要就是三點。
一,專案太低端,自家不屑去做,讓外包公司來做;
二,專案太高階,自家做不出來,讓外包公司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