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問:“我能幫上什麼?”
這種事情已經超過商業的範疇了,即便再困難,他也要幫忙。
馬老闆咳了咳嗓子,說道:“速賣通能不能在發達國家做起來,真不好說,阿里有過前車之鑑,還真不好下決心。”
周不器笑道:“對,我知道,阿里當年差點讓你搞破產。”
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那時的馬老闆經商經驗還不夠豐富,對海外環境瞭解得也不夠多,在拿到融資之後,一時間就有點得意忘形,開始在全世界開分公司了。
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專盯著發達國家,還自信滿滿地跑到了哈佛、麻省理工去招聘,似乎一夜之間阿里就是國際b2b電商巨頭了。
然而泡沫危機爆發,網際網路公司一片片地死掉,阿里資金鍊斷裂,也拿不到融資了,眼看著就要破產了。
後來是請來了一個高人來當總裁,一狠心就把所有的海外分部都給關閉了,國內也大量裁員,終於活了下來。
再後來阿里做海外的b2b生意,就只挑發展中國家了,主要就是東南亞。
這麼多年過去,阿里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再加上經濟危機之下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都高度重視,阿里就想抓住機會捲土重來,又要向發達國家進軍了。
可是風險很大。
比如做美版的速賣通網站。
得在美國開分公司,得招聘員工,得有前中後端的開發人員吧?得有運營和市場吧?得租賃辦公樓,得采購伺服器吧?
這些都是很大的開銷。
成功了還好,要是失敗了,那不就得關門大吉?
所有前期的投資都打水漂了不說,又得花一大筆錢去裁員。
想要規避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業務外包。
阿里先把這個業務交給紫微星國際來做,先試試看。
做起來了效果還可以,阿里再親自上場,過來開分公司招聘團隊自己搞。要是效果不好,就果斷退出。那些招聘來的員工、購買的伺服器和頻寬,紫微星也都可以轉到自家的其他部門使用,損失就大大減少了。
馬老闆把這種合作模式說了十分鐘。
周不器嘆了口氣,“我這也很難啊!”
馬老闆眉梢一挑,“怎麼呢?”
周不器氣道:“歐美這些地方,工作效率真是太差了,別說跟咱們國內比了,比韓日都差遠了!你知道yikyak吧?”
“就你在日本做的那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