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有“曾經”的意思,可以翻譯成“印象”。可“ever”還有“永遠”的意思,還有語氣加重的表達。
evernote,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語氣加重的態度,表達的是“永遠記錄在冊”的意思,有宣誓性的意味。這是一個能夠讓人在短時間內就產生記憶的產品命名。
庫裡安很喜歡這個名字,就選定了。
然後,他就開始玩他最擅長的兼併購操作,說服了印象筆記的創始團隊,斥資650萬美元完成了對剩餘20%的股權的收購。
此後,紫微雲就擁有了一個新的基於雲的付費產品線品牌“ever”。除了印象筆記evernote之外,還有印象雲盤everdrive,還有印象賬本everbook。
除了付費和名字的不同外,印象賬本和微點賬本的產品設計也不同。
國內的記賬需求不那麼強烈。
因為國內幾千年的傳統已經形成了賺多少花多少的文化,記來記去的其實意義不大。可是美國就不同了,這邊流行的是提前消費。
這就要求美國的家庭需要把每一筆賬單都計算清楚,每一筆錢花在什麼地方,做好預算、控制好開銷。一旦沒計算好,可能房貸車貸就還不上了,就被銀行收走了。這就需要一個功能強大的賬本。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報稅。
美國的老百姓需要自己去計算每個月的收入,然後扣除掉抵稅額度和減稅額度,還要按照複雜的稅率計算公式,把稅計算清楚,上交給稅務局。
這就導致一般老百姓根本玩不轉。
所以就誕生了兩個很熱門的行業,一個是會計師事務所,有專業的會計幫你計算;一個是財務軟體,可以根據提示,輸入相關的資料,由電腦來計算。
相比之下,當然是財務軟體更便宜,更符合個人使用者和家庭使用者。
可也沒便宜到哪裡去,比如很受歡迎的家庭版財務軟體xero和quickbooks,每年的費用都要超過200美元。
對周不器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至少國內沒碰到過,他很感興趣,就跟庫裡安展開了一些交流。
庫裡安道:“市面上的那些財務軟體,是輔助的計算軟體。需要使用者按照要求,把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列在相應的表格內,然後才能給出結果。可是,聯邦政府的政策的變化太快了,稅率在變,免費和抵稅的額度不清楚,以家庭為單位交稅還是以個人為單位交稅更划算也模糊不清……甚至不同的州也有不同的稅率政策和相關條款。傳統的財務軟體是通用軟體,更多的是計算功能,不承擔分析功能。”
周不器一下就明白了,“我們有人工智慧!”
庫裡安道:“短期內可以是資料分析,報稅這種事對個體來說很複雜,可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其實很簡單。1億人裡,可能也就分成100個大類別,每個大類別下還有100個小類別。當一個使用者需要透過印象賬本去報稅,那麼他只需要填上個人資訊,雲端就可以進行資料分析,在大樣本中尋找跟他相似的報稅案例,進而對他的報稅流程進行智慧化的指導。這就是雲的功能,是傳統財務軟體所不具備的。”
周不器越發覺得這是個能人了,“非常好,這才是我想要的雲。”
庫裡安笑著說:“就財務處理的專業度來說,肯定是那些財務軟體更好,他們都有著幾十年的歷史了,除了個人之外,還在為許許多多的大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印象賬本主要還是面向個人使用者的賬本,主要是記賬功能。可以利用更方便的報稅功能來從傳統的財務軟體商那裡把個人使用者市場搶過來。”
這周不器就不怎麼了解了,這已經不算是常規意義的網際網路行業了。
如果是免費軟體,這算是網際網路行業,運用的是網際網路行業的打法;如果是付費軟體,這更多的是軟體行業,玩的是軟體行業的手段。
國內因為盜版問題沒法解決,導致軟體行業根本就發展不起來,間接導致整個行業的運營經驗欠缺、運營模式落後、創新能力不夠。
美國這邊有不一樣的國情,庫裡安來自軟體巨頭甲骨文,讓他玩免費軟體,他沒有經驗,他最擅長的就是玩付費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