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577章 膠片轉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77章 膠片轉制 (2 / 3)

在乘車去奈飛的路上,埃裡克·馮就簡單地介紹了轉制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膠轉磁”,透過專業的裝置把膠片轉化為磁帶,再儲存為序列幀檔案,然後就可以製作成數字影像了。

沈向陽道:“我去環球影業看過,轉制的過程其實不難。可很多膠片都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就很麻煩了。”

周不器問:“膠片應該存留很多吧?”

沈向陽笑著說:“哪有?也沒那麼大的倉庫儲存啊。”

埃裡克·馮顯然也知情,進一步地解釋道:“電影的發行方在電影上映之前,會把膠片運輸給各個電影院,電影院放映完了之後,複製會被髮行方收回。發行方挑出幾部質量比較好的複製進行儲存,其他的膠片會集中銷燬。就好萊塢來說,圍繞著膠片的儲存體系非常完善。絕大部分的膠片都有58個的長期備份。可是好萊塢電影的量太大了,總歸有一些運氣不太好的影片,所有的膠片都遭到了破壞。”

周不器道:“數量不多,手動修復就行了。”

埃裡克·馮搖搖頭,“物理修復這好說,好萊塢這邊的儲存比較好,也有很多備用可供使用。可有一個問題是膠片長期儲存之後的共性,這是材料層面的。膠片儲存幾十年後,會出現色彩失真、噪音、清晰度下降、影音不同步,抖動刮痕等很多問題。”

周不器知道這還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過去近百年,全世界的影像作品都是由膠片拍攝的。好萊塢這邊還好,有著很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對膠片進行科學化地保管和儲存。

可是除了好萊塢,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地方有這樣的工業化理念。

這也就意味著全世界的“老影像”,想要放在網際網路流媒體平臺上播出,都可能要進行數字化處理和修復。

尤其很多膠片複製是孤品,沒有任何備份,修復工作就更復雜了。

周不器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錄影帶、dvd這都是數字資訊吧?”

埃裡克·馮笑道:“錄影帶和磁帶是模擬資訊,dvd和硬碟是數字資訊。”

周不器道:“dvd也賣了十幾年了,這就是數字版本的電影啊,好萊塢巨頭們已經把這份工作做好了。”

埃裡克·馮搖搖頭,“我看過相關的調查報告,好萊塢電影的轉制的工作,其實只完成了三分之一。電視節目更少了,連5%都沒有。現在很多人還在租錄影帶呢,因為有些老片子根本就沒有dvd版本,發行方只發行了錄影帶版本,卻不願意再花錢轉製成數字資訊了。”

好萊塢的發行公司都唯利是圖,如果某些電影的受眾比較少,可能賺不迴轉制的成本,他們可能就不會發行錄影帶和dvd了。

包括80年代的迪士尼。

當時的迪士尼,窮得都快破產了,就找來了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瑞·卡森伯格,讓他們來拯救迪士尼。

當時,卡森伯格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把迪士尼的動畫片都轉製成錄影帶去市場上銷售!

過去的迪士尼電影,就只有膠片版。

這就有一個好處,沒有盜版。

全世界都沒有盜版。

缺點是影迷們想看迪士尼動畫片,就只能去電影院裡看,不管是新片還是老片,都只能在電影院裡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