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可不會強行利用手中的權力給她安排一個什麼重要角色,她又不是乾女兒,沒有走後門的道理。
沈向陽也在飛機上,周不器就找他說話去了。
聊聊以色列的這家公司。
這兩天,沈向陽已經做了很詳細的調查,很堅定地說:“這家公司技術實力不俗,一定要拿下。微軟新一代的遊戲機xbox的體感控制系統,就是由他們提供的。”
周不器問:“什麼是體感控制系統?”
沈向陽道:“就是身體遙控的一種遊戲方式,玩家佩戴上智慧感應裝置,利用這套系統的光學式立體空間智慧識別和自動跟蹤技術,對人體的真實運動狀態進行識別、跟蹤、量化,然後把人體動作對映到遊戲裡……”
“我去,這怎麼跟拍3d電影差不多?”
周不器很驚訝。
前幾天去盧卡斯影業考察的時候,他們就專門地演示過《阿凡達》電影的拍法。
就是演員身上穿著一些智慧裝置,然後透過一系列的技術來捕捉、跟蹤、識別演員的動作,再透過雙目攝像機的抓取成像,然後就可以呈現出3d立體的異形演員的動作影像了。
沈向陽笑著說:“邏輯其實都差不多,就是實現的過程不太相同。盧卡斯影業的3d呈現採用的是雙目技術,以色列的這家公司採用的是結構光的散斑技術。”
“散斑技術?”
“嗯,散斑結構光,大概就是同時打出幾萬個離散分佈的紅外點陣進行深度探測,捕捉玩家的體態,從而反映在3d遊戲裡。這是更復雜、更高明的一種方式。”
“不能吧?遊戲還能跟電影比?”
“這不一樣,那天在盧卡斯影業的時候我就問清楚了。”對沈向陽來說,這都是小兒科,可以很輕易地理解,“結構光的反饋結果是實時的,要直接反饋在玩家正在玩的遊戲裡。拍電影不是實時畫面,會有後期製作的環節,需要特效人員一幀一幀的處理。”
周不器有點頭暈,“那到底哪個效果好?”
沈向陽道:“結構光好啊,好到可以實時呈現。雙目技術的優點是成本低,技術簡單,但畫面很粗糙,那天在盧卡斯影業你沒看嗎?那些實時處理的畫面解析度都極低,跟八十年代的遊戲似的,所以需要更多的後期特效處理。”
“我就一個要求,《侏羅紀公園》的恐龍一定要拍好,要比阿凡達裡面的動物3d效果更驚豔。”
周不器暗歎一聲,感覺太複雜了,不想再過多參與技術上的事了。
沈向陽笑著說:“電影特效的製作邏輯其實一點都不難,真實的強過抓取的,抓取的強過無中生有的。”
擔心大老闆不理解,他還專門解釋了一遍。
特效是越真實越好。
就比如電影裡恐龍的畫面。
最好的效果,是找到一隻活體恐龍來拍,一切都是實拍,這當然就是最真實的。
如果不能實拍,就要抓取。
比如讓一個人扮演恐龍,然後利用感測器等智慧裝置和體感系統裝置,去捕捉這個假恐龍的一舉一動。霸王龍和小雞很像,就可以找一隻小雞,讓小雞隨便跑隨便動,然後去捕捉它的所有動作。
然後經過後期處理,把假恐龍變成真恐龍,把小雞變成霸王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