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了一半,更揪心的一幕出現了。
有一個工人半身是血地在兩個工人的陪同下走了過來。
周不器心裡揪起。
陪同的張廠長快氣死了,連忙上前質問:“怎麼回事?”
那人回答:“沒事,手指掉了一根。”
張廠長連忙道:“按流程辦,緊急處理一下,然後送醫院!”
周不器一行,身邊有很多女性,很多人都不忍直視,紛紛轉頭。周不器也臉色凝重,望著那個受傷的工人。
只見他神色痛苦,卻一臉坦然的模樣,似乎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
張廠長賠笑著解釋:“線切割的工人,不按要求做工,就容易出事。沒關係,及時送醫,手指還能接上。”
周不器點了點頭,照常在車間裡調研,問道:“這種事經常發生嗎?”
張廠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承認道:“是有一些,很多技工的技術不夠熟練,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現失誤。”
周不器半開玩笑地說:“這算工傷吧?”
張廠長正式道:“算啊,當然算,一根手指3萬塊錢!我們這是臺資企業,補助標準很高。像其他的那些廠子裡,也就幾千塊錢,偏一點的可能也就幾百塊錢。”
周不器點了點頭,“線切割的部門在哪?過去看看?”
“行啊,沒問題!”
張廠長有過十幾年帶廠子的經驗,是臺商高薪挖過來的,對工廠的管理很規範。雖說出現了手指被切掉的小意外,可整體上來看,這廠子的運營管理還是很好的。
周不器一行駐足看了幾分鐘。
說實話,沒覺得這技術難度有多高,稍加培訓,就是流水線上的技術工種了。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力。
只要保持警惕,就不會受傷。
就怕工人的工作量太大,連續工作幾個小時,注意力就分散了,就容易出事。
這是大環境的問題,周不器也沒法解決,人工智慧的機器人開發,那是慢慢長途,二三十年內都很難做到機器人的取代。
還是按照當局的安排,一步步地、循序漸進地產業升級吧。
晚上,周不器出席了省市聯合運作的招商引資大會,放眼望去,現場至少有一半的外國人,都是盛裝出席,是一個很隆重的場合。
周不器也跟那些領導官員們一樣,貢獻著一份自己的力量,向外國投資商講解著我們的營商環境和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希望他們能切實地把投資專案落地。
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觥籌交錯。
可是杯子裡的紅酒,他有點喝不下去,總讓他想起下午工廠裡那個斷指工人的血。
到後來,他就很勉強在轉移注意力,在內心中把紅酒的顏色比作上午那個韓國妹子白手絹上的血,就稍微安定了些,就能喝下去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