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道理的。
做人事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夠溝通。人事工作,就是加油站,要隨時給員工加油;也是保養廠,要不斷地啟用他們,點燃他們。
這就需要hr的工作要足夠的細膩有耐心,女性特有的溫情脈脈和嬌柔美好,也往往更容易化解員工之間的冰山,把分散的團隊重新捏合起來。
這都沒錯。
可現在有一個問題,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列車轟轟駛來的時候,紫微星不管是國內業務還是海外業務,都要面臨著大規模的擴招。
尤其是歐洲。
幾乎每個國家都要有一個分公司,光是紫微星歐洲的員工總量,在未來兩年之內就會超過5000人。
且不說這5000人每年要達到的5億美元的薪資福利開銷,單說這麼多員工的企業培訓,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傳統的人事行業裡,新員工入職後,都要由hr對員工進行一定的培訓,講解企業文化、績效體系,還要幫助團隊建立良好的協作關係。
小公司可以採用傳統的這一套模式。
大公司怎麼辦?
尤其是跨國大公司,去國外培訓嗎?
微軟、谷歌那種,還好辦,他們是一點一點地發展起來的,一城一地地去攻克新市場。紫微星的國內業務也可以採用傳統模式,可是紫微星國際怎麼辦?
時不我待啊!
移動網際網路的新時代浪潮已經來了,紫微星國際是第一個進場的,就想著早早進場早早搶地盤呢。
這是紫微星國際敢跟矽谷巨頭叫板的根本原因。
提前進場,提前搶佔賽道!
等矽谷巨頭反應過來,紫微星國際已經成為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巨頭了。所以,紫微星國際不能等,不能像過去微軟、谷歌開拓歐洲市場那樣,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慢慢推進。
這樣太慢了!
想要更快地搶到地盤,就得更快地組建起一批有戰鬥力的思想統一的搶地盤團隊。
傳統的文科性質的人事模式,恐怕就不行了。
得用理科思維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地域區分!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在公司管理中就要制定不同的制度和內部文化,來適應當地員工,從而激發他們的戰鬥力……
這也太麻煩了!
就像陸器對紫微星國際的管理,因為一時不察,導致內部都出現了兩種管理聲音,一種是寬鬆文化,一種是強勢文化,就經常會發生內部矛盾,甚至是職場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