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495章 技術的客觀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5章 技術的客觀性 (2 / 3)

這裡是老特拉福德, 是周不器的主人, 從國內過來的朋友,總要熱情招待一下。

曼徹斯特的家裡沒有多餘女人,這就比較方便了,周不器就邀請他們一行去家裡吃晚餐。晚一點,還有一場曼聯英超女足的比賽,也可以過去看一看,中國球員韓端是主力前鋒,3場比賽裡已經貢獻了3球2助攻,表現搶眼!

吃過晚飯,去預備隊球場的路上,李彥紅從技術角度說了些自己的看法,“在網際網路產品的設計、運營和推廣中,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特點,要因地制宜。不過,技術是共性的,技術的客觀性不存在地域性的差別。”

“哦?”

“這是我從百度日本中總結出的經驗。日本都是如此,歐洲肯定更嚴重。”

李彥紅的意思很明確。

技術是客觀的。

比如o要在西班牙運營,就有必要在馬德里或者巴塞羅那開一個分公司,組建一個當地的運營、推廣團隊。

只有西班牙人才最懂西班牙人。

可是,技術團隊就沒必要當地取材了。

這邊的人太懶了。

僱傭一個西班牙程式設計師,同樣的錢,能僱傭3個國產程式設計師了,而且這3個人還能幹10個西班牙人的活。

從公司的管理成本上來看,當然是僱傭國內的程式設計師更好。

要是異地處理技術問題會出現很多交流上的不便,大不了就常年從國內派駐一個技術團隊來西班牙出差,包吃包住。

這也比招聘當地的技術人員更好。

矽谷的網際網路公司,平均年齡都是30歲左右。國內也差不多,35歲不能晉升到專家級或者是管理崗,基本就有被裁的風險了。

歸其原因,就是供不應求。

工作崗位少,就業人口多。

矽谷自不必說,全世界最頂尖的科技精英都往那裡跑,可以滿世界地搜刮人才,不存在用人危機。

國內這邊正在起步,計算機系是大學裡最熱門的專業,比如在清華,那些各省狀元和競賽特招生基本都去了計算機系。

再過些年,國內就會出現大批大批的計算機工程師,就供不應求了。

很多人年紀大了,就都紛紛轉行了。

這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對企業來說,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在合法納稅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地提供就業崗位。對紫微星來說,既能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又能有效的節約管理成本,何樂而不為?

都不用李彥紅建議,周不器早就在安排了。

紫微星的魔都分公司,就是紫微星國際部,主要承接的就是海外業務。比如日本的uc美顏,就是國際部的團隊開發出來的,然後由日本分公司的產品團隊進行了功能上的調整和面板上的設計,推出之後就成了爆款產品。

紫微星拆分之後,國內和國外就要有兩套賬。

紫微星日本要花錢從紫微星購買技術服務,就相當於為國家進行網際網路技術的創匯。日本如此,歐洲也可以如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