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弗裡德曼問:“是什麼?”
周不器道:“電視劇。”
“電視劇?”
鮑勃·弗裡德曼愣怔起來。
周不器笑著說:“咱們都要打算把《霍位元人》拍成電視劇呢,還什麼樣的創意不能拍電視劇?就這麼瞧不起電視劇?時代變了。今後,電視劇的地位會越來越高,甚至會超過中低成本的電影。過去,觀眾只能是透過電視臺被動的看電視劇,以後隨著網際網路的影響,觀眾們就可以主動選擇且不間斷的連續性刷劇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就是大事。
電影公司要賺錢,要降低投資風險,就只能是大搞ip化,市面上會出現一大堆的同質化的電影。
年度票房前十名的電影,將全部都是各種續集、翻拍、改編而來的慣性電影、特效電影。
過去的那種百花齊放的行情,將一去不復返。
可曾經的那些優秀創意要去哪消化?
答案是美劇。
那些在好萊塢接不到大製作的優秀製片團隊、編劇,甚至是一線演員們,就會紛紛投入到電視劇的拍攝中。
透過電視劇來完成他們的藝術創作。
電視劇有一個優勢,就是篇幅很長,可以把一個故事講完整。也可以不必像電影那樣卡點一般地為了迎合觀眾去做節奏、做段落設計,可以做到真正的編劇中心制,拍出真正的偉大的故事。
尤其是流媒體的出現!
流媒體平臺都要走自制劇的路線,都不惜斥巨資拍出爆款電視劇,這就給了那些有才華的藝術家們一展身手的平臺。
在科技的影響之下,電影和電視劇將會出現品類上的嚴重分化。
周不器道:“一部投資2000萬美元、片長100分鐘的劇情片,就算成功了,又能賺多少錢呢?未來的院線市場,將不再歡迎這樣的型別。同樣的經費和製片團隊,如果拍成3個小時的迷你劇,或者10個小時的單季劇,故事會更完整,可看性會更高。即便放棄了院線發行,收益也未必會減少。電視劇業務,將會是紫微星環球未來的重點業務。”
鮑勃·弗裡德曼深吸了一口氣,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了,“流媒體!”
如果要做電視劇,自家最好要有電視臺啊。
可紫微星環球把電視臺業務都剝離出去了。
這就很明顯了,大老闆這是主動放棄了電視臺,盯上了網際網路,盯上了潮流下的流媒體行業。
“這個且另說,”周不器擺擺手,提出了要求,“你回去把我們剛才的談話整理一下,把細節豐富,把理論做出來,提交給總裁辦。”
“我明白了。”
“對了,我看了一下《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有一本書叫《飢餓遊戲》。”
“我關注了,很受青少年喜歡。”
鮑勃·弗裡德曼眨眨眼,馬上跟剛才周大老闆的理論掛鉤了,把這部書改編成電影,真是每一條都符合。
7017k